缓刑3年以下包括3年吗(缓刑3年以下包括3年吗为什么)

qq745048485 2024-11-20 阅读:2

简单通俗一点讲,判2年有期徒刑,这是有罪刑期,根据犯罪事实和法条,实判刑2年。这2年刑期,根据个体情况,有实际执行收监(监内执行,即坐牢),有监外执行,不用坐牢。

缓刑3年以下包括3年吗(缓刑3年以下包括3年吗为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判二缓三

有期徒刑二年称为原判刑期,缓刑三年称为监外执行日期(也就是社区矫正期限),一般法院宣判判二缓三,犯罪人员(服刑人员)需要持法院的判决书、执行通知书和一些文书资料到区级司法局去报到,区级司法局通过分配制定给辖区司法所监管。

这里就牵涉到一个大家不太熟悉的制度,社区矫正制度!所谓社区矫正就是针对被判处缓刑、假释、管制、拘役、暂予监外执行的人员所设立的一种非监禁刑罚。现在主要负责社区矫正的就是当地县区司法局,日常对监外服刑人员的监管是在司法所的头上,重大事情的处理需要区县司法局审批。

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不是需要坐五年牢

有期徒刑二年属于实刑,但是法院认为被告人不具备太大的社会危害性,可以不用在监狱里服刑,所以给了其三年的缓刑考验期。这三年考验期内,被告人可以在当地司法局矫正科的监督下,在社会上服刑。服刑期间,被告人的活动会受到一定的限制,非必要的情况下不得超出活动的范围。

如确实需要去外省或者需要超出限制的范围,要征得矫正科的同意。在三年缓刑期间,矫正科会给被告人戴上安装有GPS定位系统实施24小时监督,若违反管理规定,会被取消缓刑,并收监执行两年的刑罚。社区矫正期间服刑人员需要做什么?

想判决缓刑必须同时符合如下条件:

一、大前提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二、同时具有如下情况: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1、按规定时间本人亲自到监管自己的司法所报到;

2、不得非假(请假需报备司法局审批同意)离开居住地;

3、不得再次触犯刑法(0容忍,直接收监);

以上三点是最为基础的要求(当然还包括其他的社区矫正法规定的监管要求)一旦触犯,执法人员可根据具体情况轻重,依据我国2020年7月1日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进行处分,一般累计2次书面警告处分,就会向原判法院提出收监建议。

简而言之,就是假设缓刑三年刑期为2020年1月3日到2023年1月2日,哪怕你在2023年1月1日重新犯法或者受到司法所2次书面警告,都会被投入监狱重头服刑原判刑期二年,一天都不会少(原判刑期只抵押之前在看守所或者拘留所呆的时间)。也就是只要三年你在司法局的监管下,安分守己、遵守规定,就不会执行你原判刑期的二年实际刑期,如果不遵守规定犯法犯罪,就会1天不少的坐满2年牢。矫正的意义就在于矫正你犯罪的思维心态,帮助你适应回归社会,减少再犯罪率。

如果犯人在缓刑期内还是屡教不改,去偷去抢。就是缓刑期不到,也会把他提前收监,再给他判个数罪并罚,那就不是原来的二年徒刑了,很有可能根据他的再犯罪刑,法津会加重对他的惩罚。假如说在两年的缓刑期内,他悔过自新、老实做人,没有新的犯罪记录。缓刑三年后那就不再让其入监服刑,而就成了监外执行,社会改造的犯人。这样不挡误其在家做工挣钱,养家糊口。

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的意思是:判决三年有期徒刑,暂不执行刑罚,在3年的缓刑考验期内,没有违法犯罪行为的,遵守缓刑考验期规定的,3年后就不再执行原判决刑罚。简单说,就是法院判决三年有期徒刑,暂不执行刑罚,在3年的缓刑考验期内,没有违法犯罪行为的,遵守缓刑考验期规定的,3年后就不再执行刑罚。

缓刑,是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了,在其具备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在一定的考验期间内附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制度。缓刑的适用条件

1、缓刑适用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被判处超过3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由于他们的罪行较重,社会危害性较大,不适宜放在社会上执行,所以不能适用缓刑。

2、适用缓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是犯罪情节比较轻微,悔罪表现比较好,放在社会上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

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累犯不能适用缓刑。这是因为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

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在主刑之外还判处有附加刑,附加刑仍然应当执行,而不受主刑缓刑的影响。

缓刑的考验期限,是指对受缓刑宣告的犯罪分子进行考察的一定期限。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2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年。

缓刑要注意些什么?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判刑2年,缓刑3年是指有期徒刑的刑期是2年,缓刑期是3年。

在未来将近3年的时间里面,只要不故意犯罪,3年时间一过,当事人的刑期就执行完。这是对轻邢犯的惩罚之外的同情,体恤。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缓刑是我国的一种刑法执行制度。即对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符合缓期条件的罪犯确定一定的考验期限,这个考验期限要高于或等于原判刑罚。但缓刑考验期最长不能超过5年。如果被判处缓刑的被告人在缓刑考验期间没有重新犯罪或发现其他以前犯的罪,没有其他违反缓刑考验规定的行为,考验期满,原判就不再执行。否则,要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第七十三条【考验期限】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判刑3年以上7年以下是含3年和7年的。

根据《刑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在《刑法》中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均包括本数。所以“3年以上7年以下”是包含3年和7年的。

《刑法》

第九十九条【以上、以下、以内之界定】本法所称以上、以下、以内,包括本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