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赔偿还是先写谅解书(先赔偿还是先写谅解书有效)

qq745048485 2024-11-22 阅读:1

谅解书作为案件中肇事方与受害人、受害人家属就事件的处理结果达成了和解,并由受害方出具的具有法律性质的书面文件,而法院便会根据谅解书对肇事者进行适当的减刑或者进行缓刑判决。

那么我们作为肇事者该怎么和受害人谈谅解书呢?而谅解书是先签还是先赔偿?

由于谅解书最重要的还是谅解二字,所以我们在与受害方谈谅解书时主要还是诚心道歉,并对事件的不幸表示忏悔,同时再积极地对受害方进行相应的赔偿。而一般在完成了相应赔偿之后,受害人便可以出具谅解书(需出于自愿),肇事者才可能以此获得减刑或争取缓刑判决。

先签谅解书还是先赔偿

就正常情况而言,一般是要先进行赔偿,且赔偿全部完成之后才能够签谅解书的。

关于缓刑判决的条件

其实在事故中,肇事者争取缓刑与其是否拿到受害方出具的谅解书并无必然的联系。而谅解书仅仅只是法院判决缓刑时的一个参考而已。

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法律分析:谅解书是对犯罪分子违法犯罪行为的谅解,是化解社会矛盾,犯罪分子减轻处罚的一份重要材料证据。对于受害人来说,如果拿到犯罪分子的金钱补偿,认为可以对犯罪行为进行谅解的情况下,是可以为犯罪分子出具谅解书的,然后交给公安部门。一般情况下,是受害人拿到金钱补偿后再出具谅解书,这是受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谈判的一个最重要的筹码,如果谅解书已经出具并交给了公安部门就无法撤销,再遇到犯罪嫌疑人不给钱就会再次带来矛盾。因此,应当先赔钱再签谅解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九条: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条: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一般是等谅解书出具后再支付赔偿款,谅解书中一般会载明谅解的具体费用,赔偿款的具体数额,此外,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如果付事故主要责任需要追究交通肇事罪的,可以走刑事和解程序,也就是走谅解程序,取得被害人谅解的,可以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

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法律分析:现有责任认定书,然后有谅解书。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中同等责任是指双方承担相同责任,即各种赔偿由双方共同承担。同等责任是指造成交通事故的各方当事人均有违章行为,情节相当,各方负同等责任。如果是由于两车司机忽视交通安全,违反交通法规,酿成灾祸,理所当然地应负同等责任。在事故中,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如果是负同等责任的,则其赔偿可根据下面的步骤:首先,因交通事故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首先要有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这是所有赔偿责任依据的开始。其次,对于因交通事故引起的致人人身损害,主要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住院费,护理费,营养费,误工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精神损害赔偿等。建立的基础是伤残等级鉴定基础之上。伤残等级鉴定是由专门的鉴定机构鉴定。第三,伤残等级后确认后,依据当地的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以及受害人的年龄、户籍来确认各项赔偿责任。第四,因交通事故引起的人身伤亡,可以聘请律师,律师费用也由将来的败诉方承担。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