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过节费最新规定(国家对居间费有何规定吗?)

qq745048485 2024-11-27 阅读:1

法律分析:为了保障职工正常福利,全国总工会下发了《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通知》的补充通知,对于全国各级工会组织使用工会经费为职工发放福利的具体操作进行了明确。在此基础上,浙江、河南等地陆续出台地方版标准,细化到“节日福利每人每年不超千元”“生日慰问每人不得超300元”的程度。

国家对过节费最新规定(国家对居间费有何规定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期待各地都能从地方实际出发,出台福利标准,规范福利发放,让职工理直气壮地共享改革发展红利。

“逢年过节”保障职工正常福利发放是指国家规定的法定节日,即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等7个节日。

法律依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通知》第二条工会经费收入范围基层工会的各项经费收入,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的规定,依法获得。包括:

(一)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

(二)建立工会组织的单位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缴的经费,或上级工会委托税务机关代收工会经费后按规定比例转拨基层工会的经费。

(三)上级工会补助的款项。

(四)单位行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和国家的有关规定给予工会组织的补助款项。

(五)工会所属的企业、事业单位上缴的收入。

(六)基层工会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

(七)其他收入。

众所周知,1月将会迎来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春节,也是全国人员回家团圆的日子,此时,我们退休人员过年的各项花钱变多了,比如年货、走亲访友的礼品、给孙子辈们红包等花销,哪里都需要花钱,而养老金往往不够用。那么,春节将至,退休人员要统一发放过节费,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也能体现政府对退休人员的一份重点关怀,很多退休人员都希望是真的。下面带大家一起去正确了解一下过节费政策。

退休人员要统一发放过节费?

目前,我国退休人数达到亿人,加上2022年以来新增退休的人数迎来高峰期,养老金支付压力很大。如果给退休人员统一发放一笔过节费,比如按1000元发放的话,过节费就会发放1300亿元,这是一笔很大天文数字,这对于社保基金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为此,我查阅人社部和财政部官网,并没有给退休人员发放春节过节费的相关消息,说明从国家层面来说,没有出台过过节费的政策。换句话说,发放过节费只是一笔福利待遇,不是国家强制性待遇。就跟地方发放的退休人员提租补贴、取暖费、高温费、退休绩效奖一样,是地方性关怀政策,其中,每个地方发放渠道、名称、标准都不一样。

所以说,退休人员要统一发放过节费,不是真的。不过,发放过节费也不是空穴来风,经查证,部分地方经济条件较好,也会争取每年给退休人员发放一笔春节过节费,但不是人人都能领到这笔过节费。

按什么标准发放过节费?

春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如果要发放一笔过节费的话,理所当然,按最高标准发放,比如按2000元发放。其实不然,按什么标准发放,国家和地方都没有明确规定,也就是说能不能发放都是一个问题,发多少更不用说了。其实发放标准离不开地方的经济能力,总不能打肿脸充胖子吧!但是发放形式都是与养老金一起发放到社保卡。

按什么标准发放过节费合适呢?看以下几个地方:

杭州:春节过节费标准为1200元,端午和中秋的过节费标准分别为800元,一年过节费总共为2800元;

宁波:给社会化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统一发放2000元春节过节费。这是已知的过节费里面,最高的!真的很羡慕宁波的退休老人!

上海:对于80岁以下退休老人发放800元,80岁以上老人发放900元。此外,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发放一次性过节费400元。

广州:对退休人员发放最高100元的过节费。

以上就是部分地方曾经发放过的过节费标准,根据政策延续性,2023年春节大概率会继续发放过节费,而且会提高发放标准。

应该支持统一发放过节费?

说实话,我是非常支持给退休人员发放一笔春节过节费,特别是企退人员,原因有3点:一是直接发放过节费,可以激励消费复苏,提升全社会消费信心,增加消费内循环,提振经济发展;二是可以增加退休人员的春节获得感和幸福感,减轻退休人员春节期间开支压力;三是部分地方机关事业单位发放退休人员生活补助,为了公平,更应该支持给企退人员发放过节费。

总之,过节费是地区性福利政策,发放标准差异较大,并非人人都能领到。考虑到每个人都一样过春节,都要面对买、买、买,说真的,各项开销很大,养老金往往不够用。建议国家能统一过节费政策,不分身份,一视同仁,同时让更多人享受到过节费政策,最好也包括领取城乡居民养老金的农村参保老人,以体现国家对各级人民的一份关怀和关心。

过节费发放标准是否有明确规定?

没有,过节费是由用人单位自主决定的,给员工的福利。国家法律不干涉,完全由用人单位自己决定是否发放。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法定节假日休息的,用人单位要依法支付工资。

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明确,企业给职工发放的节日补助、未统一供餐而按月发放的午餐费补贴,应当纳入工资总额管理。

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待遇,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的,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或者车改补贴、通讯补贴,应当纳入职工工资总额,不再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尚未实行货币化改革的,企业发生的相关支出作为职工福利费管理,但根据国家有关企业住房制度改革政策的统一规定,不得再为职工购建住房。

企业给职工发放的节日补助、未统一供餐而按月发放的午餐费补贴,应当纳入工资总额管理。

经考证,退休人员过节费没有统一的发放标准,什么人有,按什么标准发,主要还是要看地方财力情况以及人情关怀。就目前来看,退休人员过节补贴最高的地方是宁波,宁波地区给企业退休人员(不包括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发放2000元的过节补贴。实际上,退休人员发放2000元过节费,接近了一个月的人均养老金水平,等于发放13个月养老金,这个发放标准非常客观的,有2000元过节费加持,退休人员可以多买些年货,多给孙子辈们一些压岁钱,一家人其乐融融过一个幸福的春节。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不要指望人人都能领到2000元过节费,这个只是部分地方部分退休人员才能领到2000元过节费,多数地方没有这么高的标准,有的地方发几十元,有的地方发一二百元,归根结底,退休人员过节费标准如何发,因地而异。

哪些地方可以领?

退休人员过节费是地方性福利,是给予退休人员一份关怀,我们退休人员要知道,不是人人都能领到过节费。多数地方考虑到财力、人数等情况,没有退休人员过节费这项福利,目前,只是部分地方退休人员才能领到这笔钱。

社保卡根据延续性原则,往年发放过退休人员过节费的,2022年春节过节费大概率会继续发放,另外发放标准不会低于往年,甚至还会有所提高,拭目以待。

有哪些地方可以领取?包括以下一些地方:

杭州市:杭州市区的企业退休人员,春节补贴标准为每人1200元,另外端午节补贴为800元,中秋节补贴为800元。共计能领2800元节日补贴。

上海市:年满80周岁及以上的退休职工补助标准为750元;其他退休、退职人员为650元;2021年城乡居民待遇领取人员补助标准为每人300元。

宁波市:企业退休人员春节补贴标准为每人2000元。缴纳并享受城乡居民养老金的参保老人,春节补贴标准为400元;没有缴费但领取基础养老金的参保老人,春节补贴标准为每人200元。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方虽然没有发放退休人员过年费,但是有取暖补贴,也是一笔实实在在的生活补贴,比如山东的取暖补贴是1700元,陕西是2360元,山西是3360元。

过节费发放规定:

1、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通知》规定,基层工会逢年过节可以向全体员工发放少量节日慰问品。关于少量的标准,在补充通知中明确,由省级工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2、江苏、天津、安徽、山东、福建、广西等地规定,每位会员全年所有节日慰问合计总额不得超过1000元,而慰问形式主要是实物。广西还明确要求,不可发放现金、购物卡和代金券,不可发放中央和区有关规定明令禁止发放的物品。而上海对于节日慰问总额的规定则较低,总额须控制在基层工会当年留成的拨缴经费收入的20%以内,最高人均不超过400元。

法律依据:

《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通知》第三条

(二)工会直接用于维护职工权益的支出。包括工会协调劳动关系和调解劳动争议、开展职工劳动保护、向职工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服务、对困难职工帮扶、向职工送温暖等发生的支出及参与立法和本单位民主管理、集体合同等其他维权支出。

(三)工会培训工会干部、加强自身建设及开展业务工作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开展工会干部和积极分子的学习和培训所需教材资料和讲课酬金等选表彰优秀工会干部和积极分子的奖励织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和协作活动开工会代表大会、委员会、经审会以及工会专业工作会议展外事活动、工会组织建设、建家活动、大型专题调研审经费、基层工会办公、差旅等其他专项业务的支出。

(六)由工会组织的职工集体福利等方面的支出。主要用于工会组织逢年过节向全体会员发放少量的节日慰问品’会员个人和家庭发生困难情况的补助’以及会员本人过生日的慰问等。

法律分析:四大节日是指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劳动者有休假的权利。如果工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劳动应该支付工资。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四大节日补贴已经基本取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