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在曹魏集团发起的灭蜀之战中,征西将军邓艾出尽了风头。当时,镇西将军钟会率领的大军在剑阁一带遭到了姜维的顽强阻击,进展不顺。为了打破这一僵局,邓艾率部自阴平沿小道迂回穿插,越过了数百里地势险峻、环境恶劣的无人区,绕过了蜀军的正面防御,奇袭涪县、绵竹等地直逼成都,最终彻底瓦解了蜀军的防线,消灭了蜀汉集团。
此战中,邓艾不仅凭着卓越的勇气、谋略及出色的表现夺得了首功,成了享誉后世的三国名将,此战也成了永载史册的中国古代军队实施迂回奇袭的经典战例。而邓艾率部由陇入蜀穿插迂回的古道即后世所称的“阴平道”,也随着这场战役变得声名雀跃、众人皆知。那么,阴平道真的是一条由陇入蜀的古道吗?它又经历了哪些历史演变呢?笔者结合相关史料记载,针对阴平道的由来及变革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阴平道”在两汉三国时期是一处县级行政区。据《汉书•地理志》中的记载,阴平道是广汉郡辖境内的十三个县之一。隋唐时期的地理、历史学家颜师古,在《汉书》注释中明确指出,汉代朝廷以县内居住的百姓成分作为划分,少数民族占主体的县称之为“道”。另据《汉官旧仪》载,地处郡内称为县,位于边地称为道。由以上记载可以得知,阴平道在两汉三国时期是朝廷在地方上设置的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县级行政区,也可以称之为“阴平县”,具体位于今甘肃省陇南市文县西北一带。
然而到了宋代时期,阴平道在历史上出现了一个转折。因为在宋之前,“道”一直都是特指行政区域,自宋代开始,“道”成了“路”的代名词。所以在宋人的眼里,阴平道成了一条道路的名称。宋代文学家祝穆在编撰《方舆胜览》时,便将阴平道标注为一条出入蜀地的古道。受到宋人的影响,明代学者王炜又做了进一步的升华,在其编著的《大事记续编》中明确指出,邓艾开凿了阴平道,在绵竹大败蜀汉卫将军诸葛瞻。
宋、明两朝学者们的结论在清代得到延续与肯定,清初地理学家顾祖禹在其著作《读史方舆纪要》中,称阴平道为出入蜀地的古道。清雍正年间的《甘肃通志》及清乾隆年间的《三国疆域志》都认同了前人的说法,使“阴平道”彻底远离了它的本意,成了现在意义上的,邓艾在灭蜀之战中穿插迂回的古道——阴平道。这即是“阴平道”的由来及演变。
邓艾当时迂回穿插的古道,实际名称为“左担道”。据东汉学者李充编撰的《蜀记》载,蜀山自绵谷至葭萌之间的路径极其险峻、狭窄,从北向南的行人只能用左肩挑担艰难前行,期间还没有办法换肩,所以该道路称之为左担道。明代地理学家曹学佺编撰的《蜀中广记》中,引了晋代《益州记》中的一段记载,自阴平县至成都有一条左担道,道路狭险无比,担子只能挑在左肩,“不得度右肩也”。其中还明确指出,“邓艾由此伐蜀”。
此外,虽然在宋代时“道”的意义发生了改变,将地域混淆为道路,对后期的学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明代学者王炜在《大事记续编》中,既承认宋人认为的邓艾伐蜀之道为阴平道,同时也明确指出了阴平道就是左担道。该书中有一段记载称,邓艾在阳平挑选精锐之士,欲从德阳进入江油的左担道,奇袭绵竹,直指成都。由此可以得知,无论是现在意义上的阴平道,还是两汉三国时期的左担道,其实就是对同一条道路的不同称谓。
了解了阴平道的由来与演变,那么阴平道的具体路线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近代学者根据史料及实地考察,得出了一个较为统一的结论。阴平道由多个部分组成,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正道与偏道之分。
阴平正道,也称之为“白水道”,这是由于该道途径两汉三国时期的白水县而得名。而在隋唐时期,白水县又更名为景谷县,所以该道也称之为“景谷道”。阴平正道是一条水陆兼行的入蜀通道,有很重要的军事价值。它的路线是从武都郡(今甘肃省陇南市成县西)起,沿白龙江经葭芦城(今陇南市武都县东南七十里处)至阴平郡(今陇南市文县西北)后,沿白水江至阴平桥头(今陇南市文县玉垒乡东),经白水关(今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营盘乡)至白水县(今广元市青川县沙州镇),经石门关(今广元市利州区石龙村)、葭萌关(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进入汉寿县(今广元市昭化区)。
阴平偏道,即邓艾伐蜀之道。这条古道原本是一条籍籍无名的山间僻道,既险峻又狭窄,中间还有数百公里的无人区。邓艾当年就是率领部众在这条偏道上开山凿路、遇河架桥,迂回至蜀军腹地,给了蜀汉集团以致命的一击。该条偏道也因为邓艾而扬名后世,成了历代兵家极为重视的一条入蜀通道。
该道的路线从甘肃省陇南市文县起,沿白水江过阴平桥头后转向西南,翻越文县与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交界处的摩天岭,沿青川县的青溪河谷经青川县的阴平山、清溪镇阴平村、青溪镇后,再转向西南,经青川县与平武县交界处的马转关、平武县白草乡,然后顺涪江而下经平武县南坝镇、马阁山,进入绵阳市江油市的武都镇,经江油市、绵阳市至成都。这条偏道在汉末三国时期非常险峻且曲折,这从《三国志》的记载中就能窥见。
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发展,阴平道从一个行政区域发展演变为一条出入蜀地的道路名称,并最终取代了左担道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至近代以来,学者们通过资料考证及实地考察,不断丰富了阴平道的内涵,使其成了一个由正道、偏道、支线、延长线等几部分组成的,一个完整的蜀道系统概念。
是有的。
偷渡阴平,是三国末期,曹魏灭蜀汉之战中的一次决定性的军事行动。根据《三国志·邓艾传》记载钟会所指挥的东路魏军是主力,被蜀军阻拦在险要之地剑阁,无法前进。
魏军西路指挥官邓艾在攻占沓中后,向钟会建议说:“如果从阴平偷越,直向涪城,剑阁守敌必定回救涪城,大军即可乘势前进;如果剑阁守敌不撤,涪城空虚,定能攻下。”钟会接受这一建议,令邓艾实施。
阴平与剑阁相隔百余里,是氐羌民族居住区,崇山峻岭,很难行走,蜀军也没有设防。邓艾从沓中出发,通过了阴平小道,直扑涪城。涪城守将马邈面对从天而降的魏军,不战而降。魏军从此迅速连下涪城、绵竹,逼近成都,刘禅投降,蜀汉亡。
扩展资料:影响
邓艾此次奇谋的成功不但使蜀汉如期灭亡,还对晋日后灭吴打下了坚实基础。占据蜀则可以顺江直下,威胁长江下游。
如果中国出现南北对峙,那么北方在四川的成功便是南方覆亡的开始。这就是顾炎武所说的“昔之立国于南者,必先失蜀,而后危仆从之。”
邓艾灭蜀也曾上言准备伐吴:“兵有先声而后实者,今因平蜀之势以乘吴,吴人震恐,席卷之时也。然大举之后,将士疲劳,不可便用,且徐缓之。
留陇右兵二万人,蜀兵二万人,煮盐兴冶,为军农要用,并作舟船,豫顺流之事,然后发使告以利害,吴必归化,可不征而定也。”《三国志·邓艾传》
后世兵家吸取邓艾的经验和蜀亡教训,守蜀者必然加强阴平一线的防御。五代时,石敬瑭攻两川,西川帅孟知祥一面遣军争剑阁,一面派军趋龙州,扼守要害,以备阴平故道。
石敬瑭果然遣军欲从阴平道进兵,因西川兵有备,败还。明初傅友德伐蜀,扬言出金牛道,而潜引大军循邓艾阴平故道而趋成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偷渡阴平
子午谷奇谋与偷渡阴平有什么差别
在诸葛亮北伐曹魏时,蜀国大将魏延曾提出一个著名的谋略,那就是“子午谷奇谋”。
魏延提出亲率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奇袭直取长安,而诸葛亮率领大军从斜谷出发,两军在长安会师。
一向行事谨慎的诸葛亮认为此计太过凶险,并没有采纳魏延的计策。
而在蜀国末期,魏国的司马昭派三路大军伐蜀,其中钟会率领大军与姜维在剑阁对峙,以牵制姜维。
邓艾则率领精兵偷渡阴平,走涪城取绵竹,最后兵临成都城下,迫使蜀主刘禅开城投降。
要知道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和邓艾偷渡阴平都是寄希望出奇制胜,而子午谷和阴平两地地势都是十分的凶险,稍有不慎就会全军覆没。
事后证明邓艾的计策成功了,而魏延的计策被诸葛亮否定了。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从当时的军事形势分析,诸葛亮北伐时期,魏国的军事实力是三国中最为强盛的,当时的魏军主帅是驸马夏侯楙。
魏延认为他是膏粱子弟,怯而无谋,绝对不会想到自己会率兵从子午谷偷袭。一旦偷袭成功,长安唾手可得,北伐胜利则指日可待。
而诸葛亮认为,一旦子午谷有埋伏或是长安有大军严阵以待,魏延的五千精兵则会成为瓮中之鳖,而当时蜀国军力有限,诸葛亮不愿意为此冒险。
而且,即使魏延率军来到长安城下,夏侯楙真的会吓到弃城而逃吗?
就算夏侯楙逃跑了,城中会有多少粮食来供应蜀军呢?而且一旦得知长安被破,倘若郭淮起雍凉之兵前来将长安团团围住,那时已经十分疲惫的蜀军能否抵挡住源源不断赶来的魏军呢?
当然,魏延的计策并非完全不可能,不过首先要确保行动的隐蔽性;
其次要兵贵神速,抢在魏国援军赶到之前,迅速占领主要的关隘,不能给魏军以喘息之机;
再次还需要东吴在旁策应以牵制魏军,分散注意力。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而邓艾偷渡阴平的时期,蜀国国力已经十分衰弱,朝政也是十分腐败。
当时汉中已经失守,姜维率领蜀军主力被钟会牵制在剑阁。
姜维担心魏军声东击西,于是上奏刘禅希望派遣张翼和廖化分别驻守阳安关口和阴平桥头,以防魏军偷袭。可是刘禅听信黄皓谗言,认为魏军不会到来,没有理睬姜维的建议。
魏军大将邓艾则提出了偷渡阴平的计划,当时阴平地势十分崎岖,山高谷深,几乎无路可走,而且还有七百多里的无人区,倘若被蜀军发现,那将会全军覆没。
邓艾决定赌一把,当他率精兵成功偷渡阴平,来到涪城城下,那时邓艾的军队已经精疲力尽,食不果腹。
令邓艾没有想到的是,涪城守将面对从天而降的魏军,直接开城投降。蜀国上下根本就没有想到魏军会从阴平偷渡,没有做好任何军事准备。
十分疲惫的邓艾军在占领涪城后得到有力的补充,他们在绵竹击败诸葛瞻后,来到成都城下。
此时成都城内虽有数万军队,但是久疏战阵,没有什么战斗力,面对邓艾的天兵天将,刘禅毫无迎战准备,只能开城投降。
其实诸葛亮早就料到了阴平的重要性,提前做了预防,只是天不遂人愿而已。阴平之守失败,完全在于当时形势所迫,非诸葛亮之罪。那么既然阴平这么重要,邓艾又是如何偷渡成功的,诸葛亮又是怎么提前预防的呢?
诸葛亮主政时期,屡次北伐。当时诸葛亮将李严从江州抽调到汉中,一来镇守汉中,二来用他筹集粮草,调配军需。两人合作紧密,以攻为守,给曹魏很大的防守压力。因此,那时候的汉中和川蜀是基本不需要防守的。
诸葛亮死后,虽然蒋琬、费祎、姜维等人仍然坚持北伐,但是北伐的地点越来越靠西。这一点和诸葛亮略有不同,怎么不同呢?
诸葛亮北伐时期,一开始将攻击重点放掉到祁山,祁山攻击失败后,诸葛亮又相继攻击了大散关(陈仓)和郿县(五丈原),由此可见,诸葛亮用兵比较灵活,攻击地点越来越靠东,越来越接近长安。但等诸葛亮死后,蒋琬、姜维等人攻击方向只有一个,那就是陇西,甚至远到了狄县。
这就造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什么问题呢?你跑那么远去作战,汉中怎么办?万一曹魏领兵偷袭汉中,断了你的归路,岂不是要全军覆吗?怕什么来什么,蜀国就是这样灭亡的。
公元263年,屡次北伐失败的姜维遭到许多大臣的弹劾,声望受损。此时宦官黄皓又联合右大将军阎宇,企图剥夺姜维的兵权,让他回成都当益州刺史。姜维为了自保,率领蜀汉主力屯兵沓中种麦,不敢回去。
司马昭看到有机可乘,于是策划了偷袭蜀国的计划。注意,是偷袭。计划分三路进军,邓艾领兵三万,从狄道直接进攻姜维。诸葛绪领兵三万,从上邽出发,绕到阴平桥头,拦截姜维。两人有一个共同目标,那就是将姜维的蜀汉主力拦在祁山附近。而钟会则率领魏军主力十万人,偷袭汉中,继而威胁成都。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谁跑的快,谁就能赢。钟会为了能够快速进入汉中,斩杀了多名在前面开辟道路不得力的士兵和将领,终于顺利的进入了汉中,包围了汉城和乐城。而另一边则很不顺利,邓艾被姜维击败,姜维东逃。在阴平桥头,虽然诸葛绪暂时拦住了姜维,但是姜维一个佯攻诸葛绪军尾部动作,迫使诸葛绪北上截击,姜维趁机掉头逃跑,赶在钟会之前来到剑门关,守住了入蜀的唯一一道门户。但是,入蜀真的只有这一条道吗?不是的。
看上图,从汉中到成都,有两条栈道,米仓道和金牛道,但是两条道最终都汇合于剑门关,所以剑门关是入蜀的一条大道。除了剑门关,在剑门关的西部,有一片连绵的大山,名叫阴平山。山中虽无大路,但是有小径。令人可怕的是,走阴平山要比走剑门关入蜀路程更短。既然阴平这么重要,诸葛亮时期没有交代姜维要守住吗?交代了。
诸葛亮曾经说过:全蜀之防,当在阴平。因此,在阴平这个地方是有驻兵的。具体有两个地方,一个是阴平以北的桥头,大概在阴平县附近。一个是在阴平以南的江油,这样的话,守好阴平山的两头,就相当于守住了这座山。
这两个防守点,以江油最为重要。江油以南有涪城,而涪城通过水路可以直抵汉中和江油,当年蒋琬重病后,就是呆在涪城来指挥全局的。所以说,如果江油出事,涪城的重兵可以快速支援,确保阴平防守万无一失。既然诸葛亮都布置好了,为什么后来被邓艾偷袭成功了呢?
先说阴平以北的驻军,诸葛绪这一路的目标就是在阴平桥头来拦截姜维,所以阴平以北的驻军被诸葛绪击溃了。当时邓艾来到阴平,看到姜维已经东逃,于是和诸葛绪商量着一起偷渡阴平。诸葛绪不听,去和钟会汇合。结果,随之被钟会逮捕,押送洛阳治罪了。邓艾一看架势不对,于是吓得也不敢去找钟会了。那么钟会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钟会是佂蜀主帅,三人目标和责任其实很清楚。邓艾和诸葛绪就是负责拦截姜维,钟会负责进攻。而诸葛绪和邓艾作战不利,被姜维成功逃脱,致使钟会十万大军被姜维拦截于剑门关,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所以,邓艾很尴尬,如果他也去和钟会合兵,肯定也会被逮捕。于是邓艾出于害怕,也是出于无奈,只有铤而走险,去强渡阴平了。而在邓艾决定要偷渡阴平时,他没有想到,上天也在帮他。为什么这样说呢?
上面说了,阴平南北都有驻军,北边驻军被消灭,可南边的江油和涪城还有驻军呢?邓艾该怎么办呢?应该说,邓艾是运气是非常好的。当刘禅得知曹魏入侵后,立刻派驻扎在涪城的廖化、张翼、董厥三人驰援姜维。而这三人将涪城重镇的吞兵几乎都带走了,连带江油也带走一部分,所以此时的阴平以南,可以说是兵力空虚。
因此,当邓艾率领近四万魏军披荆斩棘穿过阴平小道到达江油时,守卫江油的马邈一看魏军人多势众,于是直接投降了。这时,邓艾改变了原来的计划,他没有选择去占领涪城,和钟会南北夹击姜维,打开剑门关。而是直奔绵竹,准备端了蜀汉老巢成都。
最后,邓艾成功了。前去拦截邓艾的卫国将军诸葛瞻没有选择支援江油,而是退守绵竹,选择和邓艾直接对阵。连姜维都斗不过邓艾,何况诸葛瞻这个毛头小子呢?于是结局很明显,最后,诸葛瞻阻击失败,自己也赔了一条性命。刘禅随后在谯周的建议下,还没等邓艾走到成都,就直接送上了投降书,至此,蜀汉灭亡。
诸葛亮当年看出了阴平的重要性,在阴平以北的桥头和以南的江油分别派了驻兵。又在涪城囤积重兵支援江油,可以说是布置的万无一失。但是,由于姜维将蜀汉主力带走驻扎在远离汉中的沓中,造成刘禅紧急调走了涪城的守兵去救援汉中。所以,阴平之防基本被瓦解,最后被邓艾偷渡成功。悲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