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宇泄露的机密文件没有具体的数量统计,下面是黄宇间谍案的始末和破案过程。
黄宇的间谍活动伪装得十分巧妙,不过终究会留下犯罪的蛛丝马迹。四川省和成都市国家安全机关掌握了黄宇的犯罪证据。
2011年的一天,中国国家安全机关决定对黄宇实施抓捕。抓捕黄宇之后,国家安全机关立刻对他家进行搜查,结果发现了大量作案证据。
护照上这些密密麻麻的海关印章,记录下了黄宇出境的详细时间与地点,其中21次都是为了与境外间谍组织见面,出卖机密并领取经费。
对于犯罪事实,黄宇供认不讳。依据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0条和第113条的规定,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任务,从事间谍活动,危害国家安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可以判处死刑。最终,黄宇因“间谍罪”被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收缴间谍经费。对于这样的结果,黄宇追悔莫及。
黄宇间谍案不仅让人们看到他个人的犯罪轨迹,同时也暴露出中国一些涉密单位在保密制度、措施、思想建设等许多方面的漏洞。
黄宇间谍案告破后,他原来就职的单位有29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处分。黄宇的妻子唐某、姐夫谭某也因“过失泄露国家机密罪”被分别判处五年、三年有期徒刑。
黄宇为了泄私愤和满足物质上的欲望,竟然主动向外国间谍机构出卖国家机密,最终被判处死刑。黄宇愚蠢而疯狂的行为,不仅葬送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也毁掉了一个家庭。
他的妻子、姐夫也成为罪犯,五岁的儿子将留下无法磨灭的心理阴影,可谓人间悲剧。更令人无法原谅的是,他让中国多个重要机构造成难以衡量的巨大损失,对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最终,黄宇因间谍罪被判处死刑。其妻子及姐夫因过失泄露国家机密罪,被分别判处五年、三年有期徒刑。此案告破后,黄宇原来就职的单位有29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处分。
扩展资料:
1997年7月,23岁的黄宇毕业后进入一家涉密科研所工作,于2004年离职。善交际、贪玩、爱慕虚荣、不守规矩,是很多同事对黄宇的印象。
由于他的能力平平,加上工作态度不端正,因此5年中他换了三个部门,但业绩始终靠后。按照单位末位淘汰制的规定,黄宇将被解职。他所在的单位承担了我国相关密码的研发工作,具有高度保密性。黄宇对自己被解职心怀不满,竟然将国家机密出卖给境外间谍机关。
以手中私自留存的保密资料为筹码,黄宇与某境外间谍机关搭上了关系,2002年的一天,黄宇在网上向该间谍机构发了一段留言。很快,黄宇便收到了对方的答复。
收到你给我们的留言,请于2002年6月某日到东南亚某国酒店大堂,到时候就会有人与你前来接头。黄宇如约而至,他将3份保存在优盘的有关军用保密机的电子文档拷贝给了对方。
双方确定,第二天原地再见。再次见面时,对方表示黄宇提供的资料非常有价值,希望进一步合作,每月工资5000美元,还当场支付了1万美元奖金。
在金钱的诱惑下,黄宇成了一名为境外间谍机关效力的间谍。他还表示,愿意为对方至少工作五年。此后,黄宇对外谎称自己在一家深圳公司驻四川办事处工作,每年还要常到海外开会,以此掩护自己的间谍身份。
就在第一次出卖情报三个月之后,黄宇又和境外间谍机关商定好,在香港进行第二次会面。这一次,黄宇带去了更多更新的涉密资料,也换来了更多的金钱。
2003年1月,黄宇和对方在东南亚某国第三次见面。对方一共来了5个人,可见对黄宇的重视。他们对黄宇进行了全方位的间谍培训。在后来的几年里,黄宇以每年至少出国两次的频率,陆续将窃取的机密出卖给了境外间谍机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宇
对我国党、政、军、金融等多个部门的密码通信安全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出卖我国机密资料15万份之多。1974年,黄宇出生在四川省自贡市,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
近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向公众披露了一起发生在几年前的间谍案:某保密单位工作人员黄宇从2002年开始主动向外国谍报机构出卖情报,直至2011年才被抓获,其卖密时间之长、数量之多、范围之广、涉密之深,对国家安全造成的危害之大,令人震惊。
正因如此,“黄宇间谍案”成为我国首个国家安全教育日的第一堂教育课。其带来的教训值得深思。
保密规章不可逾越。“黄宇间谍案”的发生,除了黄宇本身的问题,单位未严格落实保密规章制度、涉密人员违反保密纪律、工作人员发现间谍却不举报,也是让其频频得手且潜伏如此之久的重要原因。
每一次对保密规章的忽视践踏,都为黄宇窃取情报提供了“方便”。因此,我们应对各类保密规章制度心存敬畏,要有“间谍就在身边”的警惕性,对任何细枝末节都不能麻痹大意,以免因小失大。
保密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纵向看,需要人防、技防、物防多措并举,需要健全的制度保障和科学的监督激励机制;横向看,需要各级、各单位和所有人共同重视,共同努力。因此,保密大堤容不得一处蚁穴,需要齐心共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