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有冷暴力可以认定为家庭暴力。一般冷暴力实质上属于一种精神暴力,法律规定的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所以,冷暴力也属于家庭暴力的一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第三十三条
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给予训诫,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
坚决不能!
家庭暴力是一种发生在家庭里对家人肉体和精神进行伤害的一种畸形变态行为,而对于家暴的出现和发生,有的家庭受害者采取了断然有效的防止措施,有效地防范了家暴所带来的侵害,而有些则出于诸多因素的考虑,对家暴采取了容忍和原谅的做法实则很难理解。
第一、家暴,性质的改变
男女从相识、相爱到走到一起,再从相恋和到组建家庭,无论从自身、形式上还是法律关系上讲两人都是最密切、最亲近的人,也是两个要共同相依相靠、相携相扶走完一生的人,两人之间就应该是相互关心、彼此在意,共同体贴照顾,都会尊重对方,把对方看得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彼此都是对方最爱的人,既然如此,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伤害对方的行为和表现发生,而“家暴”的出现,不管是传统的肉体暴力直接伤害,还是来自所谓“冷暴力”的隐性伤害,这样都给家人造成了肉体和精神的伤害,这样,你们称得上最亲的人吗?算得上最爱的人吗?
不管是你嘴上说多么爱对方,还是在实施暴力行为之后,双方和好如初,也许还对对方加倍的恩爱关心,但是只要家暴行为一旦发生,其性质就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说明在你的内心你就没有把对方当做最亲、最爱的人来对待,你完全不在意和顾及对方的感受与体会,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你已经根本不把对方当一回事,在你的心中对方连个普通人都不如,这一点很好理解,在生活中任何人对一个普通人都不会说打就打,说骂就骂,动辄就冷脸示人,完全无视他人的存在,既然对一般人尚不能如此,为何对待自己的家人就可以恣意妄为呢?如此看来你对家人的心连对待一般人都不如,何谈自己爱着对方?既然已经不爱,何必要忍受和原谅一个根本不爱你的人说带来的伤害呢?
第二、家暴,体验的改变
人们之所以相爱,是因为两情相悦,这是一种依恋、亲近和向往的情感,这是非常美好和幸福的一种关系,而走入婚姻组建家庭,就是为了把这种情感进行延续,同时两人通过在一起的生活,产生最亲密的关系,相互拥有,彼此守护、照顾、安慰,体验婚姻所营造的那种安全、踏实的氛围,享受家庭所带来的那种愉悦、快乐和舒心的感受。如果结婚以后却要面对家暴的残酷现实,迎来的是亲人的伤害,那么将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体验。
我们先说肉体伤害的家暴,本来家庭带给人的感觉应该是美好的,但是现在却时常要生活在肉体不断受到外来摧残和伤害之下,整日生活在战战兢兢、提心吊胆、担惊受怕的恐怖环境里,忍受着来自肉体和心灵的双重伤害,而且这种伤害是出自自己亲人之手,让自己情何以堪?如何面对现实?怎么能够对这种可怕而不可理喻的接受并且原谅呢?
再说冷暴力,成家以后两人在一起本应关怀备至、体贴入微,相互在意和关注,夫妻之间应该是温暖、和睦、恩爱,过着一种相互关爱、彼此用心的开心日子,但是却在夫妻之间看到的是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动不动就对自己不言不语、不理不睬、不管不问,完全无视自己的存在,经常看到对方那种漠不关心、置之不理、无动于衷的态度,感受一种少有的淡漠和冷酷,给人一种冷彻心扉的感受,让人精神遭受极大地折磨与摧残,甚至让对方心理处于一种煎熬和崩溃的状态,你还相信是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的情形吗?这种生活是夫妻和家庭里该有的吗?这种体验完全是你不想要的和不愿看到的。
第三、家暴,未来的改变
夫妻相处,不是一时半刻、一朝一夕的事情,两人在一起结伴同行、共依共存一生,要经历漫长的时光和岁月,如果夫妻之间能够相亲相爱、相敬如宾、相濡以沫,夫妻关系该是多么的甜美,两人相依相伴、琴瑟和谐,愉快相处,共创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让家成为每个人的心灵和感情的的归宿,让家成为人们向往和期盼的舒心乐园,那么两人在一起的未来是让人非常的可期、可待和向往的,同时人们也会心甘情愿携手走向未来。试想,如果在家里整天面对的是无休止的肉体伤害,过着心惊胆寒、极度惶恐、惶惶不可终日的生活,在一种极度惧怕和恐怖的环境里,度日如年,承受着痛苦的煎熬,似魔窟地狱般的环境。
亦或是面对亲人频繁、高频次视若无睹的眼神,冷酷漠然的态度,毫不关己的疏远与冷淡,仿佛置身一个冷酷无情、寒冷彻骨的冰窖,对于这样的生活环境,人类的本能都会选择尽快逃离和摆脱,尽早结束这种可怕的生活,又有谁会愿意一次又一次的原谅这种行为,让这种恶行不断发生和出现,自己心甘情愿身处其中任其伤害,那么这样的生活未来将是多么的恐怖和可怕?未来对于另一方来说就是一场噩梦,要想承受这一切,必然要付出让人无法想象和接受的自我牺牲,以及已失去自己一生幸福的惨痛代价,这种事例在生活中是枚不胜举。
所以,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
我们一定要坚决对「家庭暴力」说不!
夫妻之间的冷战和打假都是不可取的,也都是很严重的问题。无论哪种问题,都可能导致夫妻之间的关系破裂,甚至引发暴力事件。因此,应该尽可能地避免这两种情况的发生。
夫妻之间的冷战可能源于各种原因,如情感不和、互相误解、沟通不良等。在冷战期间,夫妻双方可能会互相抵触、不再交流和沟通,甚至变得相互攻击和互相伤害。这种情况会严重损害夫妻关系,使得双方的信任、尊重和关爱降低,可能会导致夫妻之间的分离和离婚。
打假更为严重,夫妻之间的暴力冲突,是在极端情况下发生的,通常由于一方对另一方的不满、压力、挫折等产生的情绪爆发而引起。在这种情况下,夫妻可能会发生言语上的争吵,甚至使用物理手段进行攻击,导致人身伤害。这种过激的行为是不能被接受的,不仅影响夫妻关系,还可能危及双方的生命安全。
因此,对于这两种情况,夫妻双方都应该尽可能避免出现。如果出现了上述问题,建议积极沟通和协商,处理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同时也应该尽可能多了解对方的需求和想法,尊重彼此的感受,努力维护良好的夫妻关系。若无法自行解决问题,也可以考虑寻求家庭心理咨询或法律援助,接受专业帮助维护夫妻关系。
算。冷暴力是算家暴的一种的。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的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侵害行为。
冷暴力通过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但是由于不存在实质的侵害行为,因此冷暴力的取证会比较困难。
1、情侣\夫妻间的冷暴力
亲密关系中的冷暴力,通常有四种形式,分别是拒绝沟通、性惩罚、经济制裁、限制异性交往自由。还有一种是分手后的冷暴力。
拒绝沟通:当亲密关系产生矛盾_,双方拒绝通过协商、交流等方式处理,而是对对方冷漠,放任、疏远,最大限度地降低情感交流,互不理睬,采用冷战的方式,降低对方在家庭和婚姻关系当中的存在感,使其在心理上产生自卑感;或是谴责对方,对对方冷嘲热讽,或是语言威胁等不尊重的方式,使对方从心理上产生了一种恐惧感和压迫感。
性惩罚:对对方性冷淡、敷衍甚至停止与对方过性生活,或是迫使对方停止性生活,甚至有的转移自己的情感,出轨劈腿。拒绝与配偶进行性生活的行为,对另一方来言,是一种精神上的巨大伤害,而出轨行为也同样造成对方的愤怒、羞辱、沮丧,甚至人格尊严受到伤害。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性是极为隐私的个人事情,人们往往避而不谈,受害方在面临性生活上的困境时,难以启齿,往往不会求助于外界,而又没有途径进行解决。
另一个极端是强迫发生性行为、性接触。性行为既是夫妻关爱的表现,同时也是尊重另一方的体现。如果婚内丈夫强迫与妻子发生性行为,不考虑妇女本身的意愿,会导致女性在心理上对性的排斥和精神上对性的恐惧,使其精神上遭受压抑和痛苦。
经济制裁:由于男女的特殊性和社会会性别的差异,女性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普遍是低于男性的,在婚姻当中,常有妻子在经济上受制于丈夫的情况。
男性为了达到控制女方的言行,强化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的目的,在经济上故意少给或是不给,使女方对离男方产生无法生存的恐惧感和依赖感。
当然,也有女性对全职爸爸做出经济制裁,这也是冷暴力。
限制异性交往自由:亲密关系中的某一方部分通常会因自身产生的自卑情绪,而对对方产生强烈的控制欲望,采用限制对方不允许与其他异性朋友来往的手段,使得对方完全不能摆脱自己的控制和监管,一旦对方违反了自己给其设置的“规则”,便会对其进行指责、侮辱人格。
分手后的冷暴力:当旧情人或配偶不愿放走猎物,而以阴魂不散的方式,侵犯前伴侣的人格与灵魂,便构成纠缠或骚扰,例如:在公司门外等着对方下班、每天不断打电话、直接或间接的恐吓威胁。如果受虐者反抗,纠缠或骚扰很容易演变为肢体暴力,所以我们很多时候意识不到纠缠或骚扰是一种冷暴力。
2、亲子间的冷暴
间接暴力:施暴者以间接精神暴力的方式想要摧毁的对象大多是配偶,最后却祸延子女。子女因为在现场,又不愿与被害的父母断绝关系,于是也成了受虐者。孩子被当作“那个人”的孩子而受到攻击。
在这场与孩子无关的冲突中,他被召来当目击证人,连带承受所有加诸受虐者的恶意。而受虐者无法对施暴者正面抗议,就会把所有压抑的怒气发泄在子女身上。当父亲或母亲无止境地羞辱另一人,子女别无选择,只能自我隔离。他们不可能建立完整的自我,或是培养出独立思考的能力
直接暴力:表现为父母有意或无意的拒斥。父母自我合理化的理由是:这么做全是为了子女好,目的是管教小孩。然而实情则是认为子女扰乱了父母的生活,因此要把孩子的内在摧毁,父母才能得救。
施虐的父母会不断贬损孩子的人格,直到孩子变得一文不值,宛如不存在
隐性乱伦:有乱伦的暗流,但并未发生实际的乱伦行为。父母并没有做违法的事,却存在着表面上看不出来的邪恶行径:母亲向12岁的女儿诉说丈夫在性方面有哪些缺点,并拿他的性特征与她过往的情人比较。
父亲要女儿固定当他的不在场证人,在他与情妇幽会时,要女儿陪着并在车里等待
以上的态度会促成危险的共谋氛围。世代间的区隔不受尊重,使孩子不能做个孩子,被迫当起成人性活动的见证者。这样的毫无避讳常被看成时髦、“跟得上时代”的作风,而不被人在意。受害儿童无法自我保护,要是抗议,大人还会笑着说:“你太大惊小怪了!”,这等于逼孩子否认自我,若孩子不想变得精神错乱,就必须退缩并接受自己原本觉得不道德的原则。
3、家庭成员间的冷暴力
孤立:公公婆婆和老公一家和乐融融的吃饭聊天,对儿媳不闻不问。
无视、敷衍:儿媳分娩完做月子,公婆丈夫对儿媳的正常被照料需求直接无视、敷衍了事。
挑剔:无论你做什么事,都可以被挑剔出问题。
毫无底线地索取:就像电视剧《欢乐颂》樊胜美的父母和《都挺好》苏明玉的母亲,她们毫无底线的索取行为就让女儿精神上遭受压抑和痛苦。有可能是公婆对儿媳的索取,也可能是岳家对女婿的索取,父母对子女的索取,子女对父母的索取。
二、校园中的冷暴力
不管是老师对学生,还是同学对同学,校园中的冷暴力通常都是取外号、嘲笑、排挤、无视、孤立、敷衍,但也有一些是比较特殊的。
1、老师对学生:
排名次、分优劣
老师给孩子排名次、分优劣也是一种冷暴力。排名次、分优劣在很多人看来很正常,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但是在校园中,有些老师的做法是不妥的或者说是更恶劣的,他们排名次分优劣给予孩子不同待遇,把不喜欢的孩子放在最后,利用自己老师身份否定孩子:你拖了全班的后腿!
恶意评选
在班级举行匿名投票活动,评选“你最喜欢的同学”和“你最不喜欢的同学”,我有时候甚至觉得老师就是为了掩盖自己的最终目的是选出“最不喜欢的同学”而假意设置了“你最喜欢的同学”。
避开家长直接劝退孩子
为了升学率避开家长劝学生主动退学。老师可能会觉得很委屈,这也是学校给的压力呀,我也是受害者。但是别忘了,在学生面前,老师就是权威!老师是成年人!老师避开家长先击溃孩子的心理防线是非常令人发指的行为,孩子从此就给自己的人生添上了一个标签:你不配!真是好无耻的“拳打南山幼儿园,脚踢北海养老院”!
2、同学间的冷暴力:
恶作剧水杯里的水被污染、餐盒被放进不该放的东西、坐下时椅子被拉开、推门被水浇头、椅子被涂不明液体??大部分的恶作剧可能都找不到责任人,即便找到了,也是轻飘飘的道歉或是反过来嘲笑你太小气、太计较、玩不起!
班干部有些负责班务的同学就是故意不收你的作业,有些有职权的同学就是故意不向老师传达你的学业上的需求,故意封锁或延迟一些学业信息或老师通知。
三、职场中的冷暴力
当对权力的嫉妒与霸行相冲撞时,公司内部发生暴力和虐待的机会便会增加,其中更常用的是冷暴力,因为成年人更知道职场必须要维持体面。
职场冷暴力是指任何借由言语、表情、姿势或者文字来侵犯个人人格、尊严或身心完整的举止,以及危害此人正常工作或破坏职场氛围的行为。
拒绝直接沟通
上司不把话说清楚,就不能讨论冲突的原因,借此妨碍问题获得解决。
打击信心
暗中的攻击让受虐者无从反驳,其手法是以非言语的形式间接表达,如恼怒的叹息和耸肩、蔑视的表情、欲言又止、含沙射影、恶意或令人难安的暗示。质疑属下的一言一行,便可使其专业能力在团队中逐渐变得不可信赖。
面对间接的欺压,员工很难自我保护。你怎么向第三者描述充满恨意的表情?你怎么说得清楚影射及暗示?有时受虐者会怀疑自己的感受,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反应过度。他对自己没有信心。当上司运用种种伎俩打击内心容易动摇的员工,员工便会失去自信,卸除一切自我防御。
破坏名誉
想要破坏一个人的名誉,只需迂回地引起旁人怀疑,例如随意抛出一句:“你不觉得??吗?”然后再用影射加暗示组合成冠冕堂皇的言论引发误解,使其变得对自己有利即可。
孤立
一旦主管决定要从精神上瓦解某个员工,为防止任何可能的反抗,就必须切断潜在的结盟,把此人孤立起来。
当上司与同事一起孤立他,受虐者便渐渐得不到资讯。他被隔离,开会时不叫他,他只能从书面记录上知道公司的事。随着情况日益严重,他等于遭到了封锁。
【法律依据】;
《反家庭暴力法》
第一条
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第三条
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履行家庭义务。
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
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