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法与经济学最核心的观点是。
2、法与经济学的思想渊源主要有、和。
3、经济学和法律学的真正结合开始于,标志着“旧的”法与经济学的正式诞生。
4、法与经济学理论走向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5、1988年出版的一书,全面总结了科斯半个世纪以来的学术研究成果。
6、法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
7、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提出了解决相邻权问题的原则,即。
二、辨析题(辨析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5分,共15分)
1、帕累托效益观就是波斯纳的经济效益观。
2、垄断厂商可以通过规模经济来降低交易成本,还可以通过范围经济来降低生产成本。
3、在美国,私人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因此政府征用私有土地是违宪的。
三、选择题(把所有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论犯罪与刑罚》中,提出“刑罚与犯罪的均衡性”原理的人是()
A、边沁 B、密尔 C、贝卡利亚
2、1958年创办《法学和经济学杂志》并首任主编的学者是()
A、迪莱克特 B、西蒙斯 C、卡茨
3、减少市场交易成本的方法有()
A、组建企业 B、实行直接的政府管制 C、订立长期合同
4、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A、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犯罪价格越高,犯罪数量越少。
B、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刑罚的概率增加,犯罪数量增加。
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审判时间越长,诉讼数量越少。
5、二战前,美国反垄断法判例所界定的垄断化构成要件有()
A、居于垄断状态 B、获取垄断的主观故意 C、实施垄断行为
6、克服格式合同弊端的途径有()
A、竞争 B、垄断 C、政府干预
7、在美国财产法中,解决相邻产权妨害问题的方法包括()
A、监禁 B、赔偿 C、禁令
8、波斯纳提出的财产权法律制度的效益标准有()
A、排他性 B、普遍性 C、转让性
9、一个企业的市场行为可能面临的竞争有()
A、替代竞争 B、潜在竞争 C、现实竞争
10、在法与经济学产生之前,西方法理学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法学流派是()
A、自然法学 B、社会法学 C、分析法学
四、问答题(35分)
1、科斯定理的内涵及其法律意义是什么?(14分)
2、简述合同法的经济意义。(7分)
3、试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对租金控制法进行经济分析。(14分)
五、案例分析题(20分)
1927年8月,甲公司与乙公司缔约。依合同规定,乙公司租用甲公司的土地(面积为24公顷,期限为7年),并取得该地的工厂(用于挖掘与筛选砂砾的工厂),租金为105000元;租期满时,归还平整好的土地。但乙公司故意违约,在合同到期时,把没有平整好的土地交付给甲公司。甲公司以乙公司故意违约起诉。一审法官认为,平整好土地的合理成本为60000元,而平整好的土地价值仅为12160元。故判决被告按当时地价加利息的标准,支付原告违约赔偿金 15000元。原告不服,提起上诉。二审认定,被告违约是故意的,被告应支付原告一笔平整好土地所需的合理成本。请用所学理论评析此案以及一、二审判决的合理与否。(20分)
一、填空题
1、任何法律的制定和执行都要有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
2、功利主义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
3、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
4、《法律的经济分析》出版
5、《企业、市场与法律》
6、对法律进行规范性的经济分析对法律进行实证性的经济分析
7、关键在于避免较严重的损害后果
二、辨析题(答案要点)
1、错误。波斯纳认为,卡尔多-希克斯关于交易双方的总收益超过第三者总损失的效益观就是他的效益观。
2、错误。因为垄断厂商通过规模经济降低的成本是生产成本,通过范围经济降低的成本才是交易成本。
3、结论是错误的。在美国,私人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也就是说私人财产权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政府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并对私有土地给予了合理补偿的情况下,征用私有土地是合法的。
三、选择题
1、C 2、A 3、ABC 4、B 5、ABC 6、AC 7、BC 8、ABC 9、ABC 10、ABC
四、问答题(见讲义,略)
五、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
1、这是合同法领域里的故意违约案例,而且是非机会主义违约。
2、一审判决的结果符合法与经济学的理论观点,体现了效益最大化原则,是合理的且有效益的判决。
3、二审判决紧扣合同法的传统经典理论,但违背了效益最大化原则,故是不合理的判决。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首次提出交易成本概念的经典论文是。
2、波斯纳认为,是法律赖以建立的基础,也是法律唯一的出发点和归宿。
3、波斯纳提出的财产权法律制度的效益标准有、、。
4、法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
5、巴顿指出,合同违约的损害赔偿标准有和。
6、1890年颁布的美国第一部反垄断法是。
二、辨析题(辨析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6分,共18分)
1、法与经济学既不是单纯的经济学,也不是单纯的法律学。
2、机会成本可以分为私人机会成本和社会机会成本,私人机会成本减少社会财富,社会机会成本重新分配社会财富。
3、私有产权比公有产权更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三、选择题(把所有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法与经济学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科斯 B、威廉姆逊 C、波斯纳
2、法与经济学理论走向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A、《法学和经济学杂志》的创办 B、《法律的经济分析》的出版
C、法学和经济学研究中心的成立
3、汉德公式的准确表达式为()
A、B<PL B、B=PL C、B>PL
4、以垄断状态为反垄断法规制对象的国家有()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5、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贝恩 B、科斯 C、梅森
6、提出动态竞争概念的学者有()
A、鲍莫尔 B、潘扎 C、威利格
7、在美国,合同成立必须要有()
A、约因 B、承诺 C、要约
8、日本制裁垄断状态的主要措施有()
A、行政制裁措施 B、刑事制裁措施 C、民事制裁措施
9、法与经济学的理论渊源主要有()
A、制度经济学理论 B、福利经济学理论 C、功利主义理论
10、反映波斯纳法与经济学理论的主要著作是()
A、《社会成本问题》 B、《正义的经济学》 C、《法律的经济分析》
四、问答题(35分)
1、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说明垄断的社会成本理论。(14分)
2、举例说明产权制度的分配效应。(14分)
3、法与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有哪些?(7分)
五、案例分析题(20分)
一家造纸公司排放的烟尘污染了附近的一家营业性洗衣公司晾晒的衣服,导致洗衣公司损失500万元。于是洗衣公司起诉,要求造纸公司停止排放烟尘并赔偿损失。目前,消除烟尘污染的途径有二:一是安装消烟除尘设备,成本为300万元;二是购置干衣机,成本为400万元。在交易成本分别为0和300万元的情形下,请用所学理论分析法院如何审理此案。(20分)
一、填空题
1、企业的性质
2、经济效益
3、排他性普遍性转让性
4、对法律进行规范性的经济分析对法律进行实证性的经济分析
5、期望保护标准激励维持标准
6、谢尔曼法
二、辨析题(答案要点)
1、正确。法与经济学既不是单纯的经济学,也不是单纯的法律学,而是法律学与经济学交叉生长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2、机会成本可以分为私人机会成本和社会机会成本,这个观点是对的。但私人机会成本并不能减少社会财富,它只是重新分配社会财富;而社会机会成本并不重新分配社会财富,它将减少社会财富。故后者判断错误。
3、错误。私有产权比公有产权更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这个观点并不总是成立的。因为,在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领域,公有产权更有效率。
三、选择题
1、AC 2、B 3、A 4、C 5、AC 6、ABC 7、ABC 8、A 9、ABC 10、BC
四、问答题(见讲义,略)
五、案例分析(答案要点)
1、这是侵权行为法领域里的侵权案例。
2、在交易成本为0的情形下,根据科斯定理,法院判决的结果对资源配置效率无影响;但考虑到产权的分配效应,法院应判决造纸公司赔偿损失并自行安装消烟除尘设备。
3、在交易成本为300万元的情形下,法院判决造纸公司赔偿损失并自行安装消烟除尘设备是合理的,符合效益最大化原则。
2005年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试题
刑法学
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甲于1997年8月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于2004年7月被抓获归案。在1979年刑法和1997年刑法中故意杀人罪定罪处刑标准、法定刑完全相同。对本案()。
A.应适用1997年刑法
B.应适用1979年刑法
C.由审理本案的法院审判委员会决定适用1979年刑法还是1997年刑法
D.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适用1979年刑法还是1997年刑法
2.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分类的主要根据是()。
A.犯罪的一般客体 B.犯罪的同类客体 C.犯罪的直接客体 D.犯罪的对象
3.甲因为重男轻女,将妻子刚生下才3天的女婴包裹好放在医院门口,躲在一边观察。见有群众围观、议论,便放心离开。第二天一早,甲又到医院门口察看,见女婴还在,但女婴却因晚间气温过低被冻死。法官据此判决甲构成遗弃罪。甲的行为属于()。
A.纯正的作为犯 B.不纯正的作为犯
C.纯正的不作为犯 D.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4.使罪犯在有关人士帮助、监督、辅导下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自由生活,减少该罪犯再次犯罪的机率。下列选项中较能体现这一观念的制度是()。
A.缓刑 B.管制 C.假释 D.减刑
5.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A.不负刑事责任 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应当负完全的刑事责任 D.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6.根据我国的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最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认识错误是()。
A.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B.对象认识错误 C.手段认识错误 D.客体认识错误
7.下列哪一种情形,尚不能认为是犯罪()。
A.甲打电话邀约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实施抢劫
B.乙向其朋友赵某表示要杀掉仇人陈某
C.丙为了盗窃张某家财产,毒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
D.丁为方便对刘某实施抢劫,对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
8.甲前往乙住所杀乙,到达乙居住地附近,发现周围停有多辆警车,并有警察在活动,感到无法下手,遂返回。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没有犯罪行为
9.下列行为中,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是()。
A.甲在与钱某争吵中,突然抽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向钱某刺一刀后扬长而去,致其重伤
B.乙在非法拘禁孙某过程中,使用暴力致孙某死亡
C.丙在绑架李某、向李某家属勒索财物过程中,杀害李某
D.丁对公共建筑物放火,大火烧毁该建筑物,并且烧死二人
10.甲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用于实施诈骗活动,分别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和诈骗罪,这种情形属于罪数论中的()。
A.牵连犯 B.想象竞合犯 C.继续犯 D.连续犯
11.下列哪一种犯罪在既遂之后犯罪行为也随之而结束,但由犯罪行为造成的不法状态仍可能继续存在()。
A.诈骗罪 B.故意杀人罪 C.非法拘禁罪 D.非法持有枪支罪
12.赵某犯A罪,依法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合议庭提出以下四种量刑意见,其中必定错误的意见是()。
A.判处有期徒刑2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年
B.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年
C.判处管制2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年
D.判处拘役6个月,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年
13.甲于2003年6月与乙合谋共同诈骗李某30000元,甲乙平分各得15000元。在审查本案期间,甲主动交待曾在1997年3月间诈骗张某4000元的犯罪事实。在处罚甲诈骗罪时其犯罪金额应为()。
A.34000元 B.30000元 C.19000元 D.15000元
14.交通肇事并具有下列哪种情形的,应追究刑事责任()。
A.致3人死亡,负事故次要责任的
B.致2人死亡,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C.致1人死亡,负事故主要责任的
D.造成财产损失无能力赔偿数额20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负事故全部责任的
15.甲开办一间小汽修店,因修理一进口轿车缺零配件,便于晚间在一停车场将一同型号小轿车备用轮胎一个(价值1200元)和发动机(价值50000元)拆下盗走,甲的行为()。
A.构成盗窃罪和破坏交通工具罪,数罪并罚
B.构成盗窃罪和破坏交通工具罪,属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即破坏交通工具罪定罪处罚
C.只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
D.只构成盗窃罪
16.境外走私人阿某向中国境内走私石油,偷逃关税50万元,王某得知后,向阿某收购了这批走私进境的石油。王某的行为构成()。
A.非法经营罪 B.走私普通货物罪
C.收购赃物罪 D.偷税罪
17.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区别的关键是()。
A.是否涉及巨额资金 B.是否涉及众多被害人
C.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D.是否由单位组织实施
18.甲男(15岁)与乙女(13岁)在同一所中学上学,二人在参加校文体活动时相识并成为好友,关系日渐密切。某日二人在公园发生性关系时被发现。据甲交待,二人还曾在自己家中发生过一次性关系。甲、乙均表示是双方自愿。乙的家长要求追究甲的刑事责任。经调查二人确属自愿且未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甲的行为()。
A.构成奸淫幼女罪 B.构成强奸罪
C.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D.构成猥亵儿童罪
19.下列行为中,不属于妨害公务罪的行为是()。
A.甲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查处伪劣商品的行为
B.乙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有公司经理依法履行组织生产经营职责的行为
C.丙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市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行为
D.在发生重大洪灾中,丁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防疫职责的行为
20.下列哪一选项最恰当地指明了伪证罪的主体范围()。
A.证人 B.证人、鉴定人
C.证人、鉴定人、记录人 D.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
二、多项选择题:21—2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21.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下列哪些情形适用属地管辖原则()。
A.外国人甲在中国境外打猎,因疏忽大意击中中国境内的外国公民斯某,致其重伤
B.外国人乙乘坐外国航空器,当该航空器进入中国领空时在该航空器上实施犯罪
C.中国人丙乘坐中国民用航空器,当该航空器进入外国领空时在该航空器上实施犯罪
D.中国人丁在中国境内打猎,因过于自信的过失造成中国境外外国公民布某重伤
22.甲武装掩护走私毒品,法院判决其构成走私毒品罪,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甲的下列哪些财产可纳入适用没收财产刑予以没收的范围()。
A.甲在走私毒品中使用的枪支 B.甲被查获的毒品和贩毒资金
C.甲在银行帐户上的500万元存款 D.甲所有的2辆豪华轿车
23.下列情形中,应当数罪并罚的有()。
A.判决宣告前,查明甲分别实施了三次受贿行为,数额分别为2万、3万、5万元
B.乙因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在缓刑考验期内,又查明其另外一起受贿2万元的罪行
C.丙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在服刑期间又犯故意伤害罪
D.丁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执行完毕后,又发现其在该次盗窃以前还有一起重大盗窃犯罪行为
24.甲误认为遭到乙的紧急的不法侵害,而对乙实行防卫行为,致乙死亡。事后证实乙的行为不具有不法侵害的性质。甲的行为()。
A.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 B.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可能属于意外事件 D.可能属于防卫过当
25.甲未获烟草专卖许可,擅自购进明知是假冒的“中华”牌香烟100箱进行批发和零售,在被查获时已销售出80箱,收款120万元。经检验该批香烟属于不合格产品。甲的行为()。
A.触犯非法经营罪 B.触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C.触犯销售伪劣产品罪 D.属于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定罪处罚
三、简答题:26、27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26.我国刑法规定的一般累犯的成立条件及累犯的法律后果(2005年简答26)。
27.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2005年简答27)。
28.请对“凡教唆他人犯罪的一律以共犯论处”进行辨论。
四、法条分析题:29小题,10分。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刑法理论。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29.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1)请用犯罪构成理论分析该条确认的犯罪构成。
(2)该条中“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的含义是什么?
(3)该条中“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的含义是什么?
(4)假如甲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法官却判处甲八年有期徒刑,作出这种判决的依据可能是什么?
五、案例分析题:30小题,15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30.甲为了骗取保险金,花1万元买来一辆二手名牌轿车,通过在某国有保险公司担任业务员的好友乙经办,向该保险公司谎报轿车价值为20万元,投保车辆盗抢、毁损险。之后,甲找中学生丙(男,15岁),给丙5千元报酬,请丙将停在甲自家平房前的轿车烧毁。丙问为什么,甲说那是邻居的车,要烧掉报复邻居。丙说没问题,十天以内解决。丙拿钱带上同学丁(男,15岁)一起吃喝、上网吧。丁问丙哪来许多钱,丙告以实情,并请丁帮忙,丁答应,并搞来一大瓶汽油放在丙家,准备点火用。
此间,甲担心轿车离自已家太近,烧车会烧到自家和邻居的房屋,就打电话告诉丙放弃烧车,并让丙将5千元钱退回。丙已将钱花去大半,无法偿还,听后十分着急,一边答应停止行动,过几天退钱,一边通知丁就在当晚行动。丁答应,约定当晚在烧车地点汇合。晚上,丙带上汽油瓶到烧车地点,丁因害怕未去。丙久等丁未果,遂决定单独行动。丙将汽油泼到车上,点火烧车,然后躲在一边察看动静。丙见火越烧超大,十分害怕,急忙打电话报火警,并急叫附近四邻灭火。由于丙报警、喊人救火及时,仅烧毁轿车、烤糊了邻近该轿车的几间房屋的门窗和屋格,未造成其他后果。
事后,甲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派乙核定险损事故。乙明知甲虚报保险标的价值、恶意制造了这起保险事故,但考虑是朋友关系,还是给其出具了保险事故评估证明,致使保险公司全额赔付甲20万元保险金。
案发后,乙在审讯期间主动交待:在三个月前曾利用职务上便利虚构一起车险事故,从本公司骗领到5万元赔款,据为已有。
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甲、乙、丙各构成何罪或何罪的共犯(只需指明甲、乙、丙分别就哪一事实成立何罪或何罪之共犯,不必说明理由)。
(2)丁的行为是何种犯罪形态(既遂、未遂、预备、中止)?并简要说明理由。
(3)根据本案给出的事实,指出哪些被告人具有何种法定量刑情节。
民法学
七、单项选择题:31—5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这项的字母涂黑。
31.下列有关民事法律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民事法律关系属于思想的社会关系
B.民事法律关系需具备主体、内容与客体三个要素
C.民事法律关系只能因合法行为而产生
D.民事法律关系只能存在于平等民事主体之间
32.某报社在一篇报道中披露某女影星甲曾做过不光彩的事情,致使甲备受歧视。甲因无法忍受巨大的精神压力,跳楼自杀未遂,但造成终身残疾。该报社的行为()。
A.是如实报道,不构成侵权 B.侵害了甲的隐私权
C.侵害了甲的生命权 D.侵害了甲的健康权
33.在所附条件不成就时,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A.自动解除 B.自始无效 C.继续有效 D.不生效
34.下列权利中,只能由自然人享有的是()。
A.所有权 B.名誉权 C.肖像权 D.用益物权
35.在当事人没有约定,法律亦无特别规定的情况下,买卖合同中财产所有权的转移时间是()。
A.标的物交付时 B.买方付清全部货款时 C.合同生效时 D.合同成立时
36.甲、乙二人同在出披上放羊,乙的羊混入甲的羊群,甲不知,赶羊回家入圈。甲的行为属于()。
A.拾得遗失物 B.获取不当得利 C.无因管理 D.授权行为
37.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放弃继承与放弃受遗赠可采取的行为方式是()。
A.放弃继承既可采明承方式,也可采默示方式,放弃受遗赠亦如此
B.放弃继承只能采明示方式,放弃受遗赠亦如此
C.放弃继承只能采明示方式.放弃受遗赠则既可采明示方式,也可采默示方式
D.放弃继承既可采明示方式,也可采默示方式,放弃受遗赠只能采明示方式
38.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以下发明创造中不能授予专利权的是()。
A.饮料的配方 B.转基因大豆的生产方法
C.疾病治疗仪的制造方法 D.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力法
39.甲创作一小说已发表;乙经甲同意,将该小说改编成戏剧剧本,也已发表;丙表演该戏剧并由丁音像公司制作成录像制品出售,丁应()。
A.只向甲付酬 B.只向乙付酬 C.只向丙付酬 D.向甲、乙、丙付酬
40.买卖合同不属于()。
A.双务合同 B.不要式合同 C.有偿合同 D.实践性合同
41.根据代理权产生依据的不同,可将代理分为()。
A.法定代理、指定代理与委托代理 B.自己代理与双方代理
C.直接代理与间接代理 D.显名代理与隐名代理
42.在我国,典权属于()。
A.担保物权 B.用益物权 C.动产物权 D.完全物权
43.下列合同中,当事人不能行使留置权的是()。
A.借款合同 B.运输合同 C.承揽合同 D.行纪合同
44.下列选项中,乙的哪种行为构成我国《合同法》规定的承诺()。
A.甲向丙发出要约,乙得知后向甲表示接受甲在要约中规定的条件
B.甲向乙发出要约,要求乙在接到要约后七日内给予答复,逾期未答复则视为承诺。乙未按期答复
C.甲在报纸上刊登广告称:本公司有圣诞礼物出售,欲购者请速与本公司联系。乙打电话给甲订购若干
D.甲在报纸上刊登附有价目表的广告称:本书店新到图书若干,欲购者可在一个月内汇款,款到寄书。乙汇款给甲
45.依据我国《婚姻法》的有关规定,可撤销婚姻的撤销事由是()。
A.重婚 B.未到法定婚龄 C.因欺诈而结婚 D.因胁迫而结婚
46.依据我国《继承法》的相关规定,口头遗嘱属于()。
A.要式民事法律行为 B.不要式民事法律行为
C.要物民事法律行为 D.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
47.合伙经营期间发生亏损,退伙人已分担合伙债务的,对其参加合伙期间的全部债务()。
A.负连带责任 B.负部分责任 C.负补充责任 D.不负责任
48.甲、乙双方连续几年订有买卖“交流电机”的合同。有一次签订合同时,在“标的物”一栏只写了“电机”两字。当时正值交流电机热销,而甲方供不应求,故甲方就以直流电机交货。就民法的基本原则而言,甲方违反了()。
A.自愿原则 B.诚实信用原则 C.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D.公序良俗原则
49.下列选项中,可以质押的是()。
A.动产和智力成果 B.动产和权利 C.智力成果和权利 D.人身利益和权利
50.对主物与从物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物属于主物的构成部分
B.从物所有权只在当事人有特别约定时.才随主物所有权的转移而转移
C.从物必须依附于主物而存在
D.从物与主物的所有权人是同一人
八、多项选择题:51—5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51.下列事实不能引起不当得利之债的有()。
A.养子女给付生父母赡养费用
B.明知不欠他人钱款而为给付
C.提前偿还所欠他人债务
D.为履行合同而支付对方金钱,后该合同被确认无效
52.某甲与某乙签订了一份租房协议,协议约定:如果甲之子在一年内出国,则甲将房租给乙居住。这一民事法律行为()。
A.既未成立,也未生效 B.已成立但未生效
C.是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D.是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53.依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调解无效,应判决准予离婚的是()。
A.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一年的
B.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C.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D.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54.依照我国《继承法》的规定,遗产的范围包括()。
A.林木 B.文物 C.著作权 D.宅基地使用权
55.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物权法定 B.一物一权 C.物权行为独立性和无因性 D.物权公示、公信
九、简答题:56、57小题,每题6分,共12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56.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及其条件的法律特点。
57.抵押权的含义和法律特征。
十、辨析题:58小题,8分。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58.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一人做事一人当。”请用民法中侵权行为法原理对此加以分析。
十一、法条分折题:59小题,10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59.《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9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试运用民法原理分析该条法律规定(要求分析条文所规定制度的概念、制度构成和制度价值)。
十二、案例分析题:60小题,15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60.李勇系在校学生,16周岁时曾作为姚刚(成年人且精神正常)的委托代理人与某商场签订过一份买卖照相机的合同。李勇17周岁零11个月时曾与陈瑞签订过一份买卖合同,内容是李勇用一万元购买陈瑞所有的一套音响,李勇的父母对此未作任何表示。问:
(1)李勇与姚刚之间的委托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2)李勇与商场签订的买卖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3)李勇与陈瑞签订合同一个月后,对该合同效力的确认权属于李勇还是其父母?为什么?
2005年全国法律硕士入学联考试题(综合课)
一、单项选择题:1—47小题,每小题1分,共47分。下列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谓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
字母涂黑。
1.关于法律的起源与演进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A.古希腊斯多葛学派认为法律是民族精神的体现,随着民族的成长而成长
B.法律的形成过程是法律日益脱离宗教、道德规范而成为独立的、专门的社会规范的过程
C.社会公共事务的简化和人的独立意识的成长,也是促进法律的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D.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的产生和发展是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但这些因素又是在政治因素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条件下相互作用的
2.关于资本主义法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A.在封建社会中后期出现的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法律,在本质上已经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法律了
B.各国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虽然在时间上有先有后,但其法律的产生却呈现出大致相同的特征
C.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法律始终不变的核心
D.资本主义法与社会主义法相比,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公共意志的体现
3.甲、乙、丙、丁四人在一起讨论法律制定问题,他们各自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A.甲说:“法律的制定又称法的创立或立法,从根本上讲,就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活动”
B.乙说:“甲的观点是错误的,我国法律的制定是指中共中央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C.丙说:“我基本上同意甲的观点,法律制定的目标主要在于将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但是在现代社会,某些不产生国家意志的活动也属于法律制定活动”
D.丁说:“我认为你们三人的观点都不正确,从本质上讲,法律制定实际上就是特定国家机关运用专门技术的活动,立法技术运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立法效果的好坏”
4.关于法律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A.狭义的法律效力是指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广义的法律效力还包括共产党的政策的效力
B.我国法律的空间效力遵循以属地主义为主、以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为补充的原则
C.在我国的法律中,有些法律不仅在国内生效,而且根据国家主权原则还适用于国外发生的特定事件和行为
D.法律的时间效力就是指法律何时生效、何时终止效力的问题
5.在法的本质问题上,神意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西塞罗 B.萨维尼 C.托马斯•阿奎那 D.托马斯•霍布斯
6.法律规则可以分为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这一分类所依据的标准是()。
A.法律规则规定的内容 B.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
C.法律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 D.法律规则所包含的社会关系
7.法律草案表决通过后,该法律()。
A.自通过之日就具有了法律效力 B.在公布之前不产生法律效力
C.必须自公布之日起产生法律效力 D.只对赞成其通过的人具有法律效力
8.关于当代中国法律渊源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A.就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陆地区的法律渊源而言,可以概括为以宪法为核心、以行政法规为主的法律渊源
B.在我国,作为法律渊源之—的“法律”一词是在广义上使用的,除了指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外,还包括其他有立法权的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C.民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必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后才能生效
D.国际法不构成我国现行法律体系的法律部门,但是我国签订或加入的国际条约是我国的法律渊源之一
9.通过分析某一法律规范在整个法律体系和所属法律部门中的地位和作用,来揭示其内容和含义,这种法律解释的方法称为()。
A.文理解释 B.系统解释 C.目的解释 D.语法解释
10.关于法律权利的表述,正确的是()。
A.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一词最早来源于教会法
B.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与非法律意义上的权利相比,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代表着某种利益
C.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与义务相互关联,权利的实现离不开义务的履行
D.法律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但是必须超越社会的文化发展
11.马克思指出:“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做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他把精神关系内在规律表现在有意识的现行法律之中。”这段话表明()。
A.立法者要像自然科学家一样思维和行动
B.法律是客观的,立法者在立法时不应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C.立法要尊重和反映客观规律
D.立法者应该把现行法律看作是绝对精神的体现
12.关于技术法规的表述,正确的是()。
A.技术规范上升为法律后,称为技术法规
B.并不是所有的技术法规都是社会规范
C.有些技术法规不具有国家意志性
D.技术法规调整的对象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涉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13.在我国,依据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和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属于()。
A.行政法 B.宪法 C.社会保障法 D.民法
14.关于法的分类的表述,能
分两步走!
第一步!!
本事件核心是“要约没有失效”!刚开始A公司向B公司发出的是要约(即A公司想和B公司签合同,交易该批化工原料),按照合同法规定,要约以要约通知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本案要约生效!然后B公司派人来看材料说“价格要回去商量,五天内做出答复”。这就是要约中确定的“承诺期限”啊!!!!(即在该期限内要予以答复)。
第二步!!
然后就是A公司(即要约人),在承诺期限(5天)未届满的情况下,卖掉了化工原料。而第四天,在“承诺期限”内受要约人(B公司)发出了“承诺”(即确定购买,来准备签合同提货),按合同法规定,承诺的生效条件是,承诺通知送达要约人(A公司)时生效。故承诺生效!!!!!!
通过以上两步!要约和承诺均已生效!!合同成立!!!!A公司等着违约吧!!!!!
(顺便回答一下)要约和要约邀请的区别:
【要约】即要求别人与你缔结合约,就是你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人物”!比如你想卖掉一辆车子,问你的同学愿不愿意买,就是想和你同学签订“买卖合同”。
【要约邀请】则是“要约引诱”,一般就是广撒网,把你的签约条件表明给别人(一般是特定的多人和不特定的人)。然后诱惑他们“主动”想和你签合同(即向你发出要约)。如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
一、辨析题
1、【2010】我国民间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说法。请根据婚姻法和继承法中有关家庭成员之间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规定,对这种说法进行辨析。
2、【2009】我国民间有一种说法:“父债子还,天经地义”。轻运用债的一般原理及继承法的相关规定对其加以辨析。
3、【2008】我国民间有一种说法:“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请运用民法的基本原则和民事法律行为理论对其加以辨析。
4、【2007】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说法。如果此处“权”限为民事权利,请用我国民法中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制度和理论对此加以分析。
5、【2006】我国民间有一种说法:“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请运用代理的理论知识对其加以辨析。
6、【2005】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一人做事一人当”。请用民法中侵权行为法原理对此加以分析。
7、【2004】我国民间有种说法:“白纸黑字,不容抵赖”。请运用合同法有关理论对其加以辨析。
8、【2003】“所有权是完全物权——非定限物权,意味着所有权人可以任意地对标的物行使其支配权。”试用民法学的知识和理论对所说法加以辨析。
9、【2002】判断题,如下:
(1)职务发明的专利权,属于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所属单位所有。
(2)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人,当然同时享有一切民事权利。
(3)财产租赁合同没有期限限制。
(4)直接表示商品功能文字或图形可以作为商标。
(5)我国合同法将违约金视为违约损害赔偿的预订额。
(6)有偿的民事法律行为都是双方民事法律行为。
(7)物权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而义务主体则是不特定的。
(8)委托合同中的委托人和受托人均可随时解除委托合同。
(9)相邻关系发生在不动产所有人之间。
(10)留置权的产生基于合同当事人之间的特别约定。
10、【2002】某商店开展促销活动,部分商品打折销售,并在醒目处贴出“打折商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换”的告示。试运用民法原理并结合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该告示加以评析。
11、【2001】判断题,如下:(1)甲于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向债务人行使了履行债务请求权,诉讼时效中断。
(2)抵押权与质权的区别是:抵押权以不动产为标的物,而质权则以动产为标的物。
(3)债权转让的,债权人必须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的,转让无效。
(4)违约方依约向守约方支付违约金后,已支付定金的守约方还有权要求违约方双倍返还定金。
(5)出租车在马路上待客空驶是要约,乘客打车是承诺。
(6)下大雪清扫路面,避免行人跌伤,构成无因管理。
(7)继父母虽非亲生父母,但只要尽了抚养义务,即可继承继子女的遗产。
(8)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区别之一是:前者违反的是法定义务,而后者违反的是约定义务。
(9)李某的未成年人儿子在学校将他人打伤,李某与学校虽无过错,但应承担民事责任。
(10)强制许可也可以适用于外观设计专利。
12、【2000】判断题,如下:
(1)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2)委托代理的被代理人必须是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3)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从事个体经营,对外所欠债务以夫妻共有财产清偿。
(4)转继承与代位继承均适用于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案件。
(5)在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只能通过划拨取得。
(6)甲将乙交自己保管的笔记本电脑卖与不知情之丙,并已交付。乙发现后可以向丙索回,丙只能向甲请求返还不当得利。
(7)当公共利益、他人或本人的人身或其他利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行为人所采取的必要的防卫措施,称为紧急避险。
(8)为第三人利益订立的合同,原则上只能使第三人获得利益,不能使第三人承担义务。
(9)著作权自作品发表之日起产生。
(10)不可抗力与正当防卫一样均为一般侵权民事责任的抗辩事由。
二、法条分析题
1、【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六条规定,本法所称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试分析保证的特征,设定条件和效力。
2、【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73条第1款规定:“因帐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专属于债务人的自身除外。”请分析此条法律规定(包括该条文所规定权利的含义、行使条件及行使方式)。
3、【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92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试运用民法原理分析该条法律规定。(要求回答条文所规定制度的概念、构成要件和法律效力)。
4、【2007】合同法第42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三)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试运用合同法原理分析该条法律规定。(要求分析条文所规定制度的概念、构成要件、法律效力)
5、【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93条规定:“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试运用民法原理分析该条法律规定(包括该法条所规定制度的概念,构成要件,法律效力和制度价值)。
6、【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9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试运用民法原理分析该条法律规定(要求分析条文所规定制度的概念、制度构成和制度价值)。
7、【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0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试用民法原理分析该条法律规定。
8、【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62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符合所附条件时生效。”分析该条法律规定。
9、【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67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试分析该法条的法律规定。
10、【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0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试分析该法条的法律规定。(与2004年同!)
11、【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83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用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
试评析该条法律规定,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民法理论。
充:试述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12、【200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89条中指出:“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一般认定无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偿取得该财产的,应当维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对其他共有人的损失,由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人赔偿。”(12分,要求根据民法原理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