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被打事件真相?院士被打事件真相是什么

qq745048485 2024-11-12 阅读:5

科学史上的的大丑闻——“水变油”闹剧

1992年月11月22日,一家私营企业——洪成新能源澎化剂有限公司在哈尔滨成立,它的成立与水变油这桩尚未证明的“科学发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院士被打事件真相?院士被打事件真相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它的始作俑者是王洪成。按他的话说,他是经历了7次的实验,直到1983年11月7日才研究成功的。他的理论是配制出一种母液,然后按1:100000的比例兑上普通的水便变成了“水基燃料”,这种燃料完全可以替代汽油用于汽车的燃烧,而且其燃烧值比汽油还高,成本仅为汽油的千分之一,还没有任何污染。他用类似方法配制的柴油、重油膨化燃料,使用亦优于传统的柴油和重油。

王洪成声称,这种母液的生产很简单,且成本低廉,只用一台简易的机器每20分钟就能生产出1吨,而这1吨就能配制水基燃料10吨。王某的实验已达数百次,现场参观乃至操作过试验的领导不下十余人。一位研究人员不无感慨地说:“如果我们能够自己重视起来,王某的产品一年就可以覆盖全世界,晚一天开发王某的发明成果,人类就多一天犯罪。”

王洪成的“发明”刺激了某些人急于暴富的神经,迎合了某些领导迫切实现经济飞速发展的心志。期间,一些著名科学家卷入其中,因此欺骗性很大。正如何祚庥院士所尖锐指出的:水变油丑闻的高潮是由科学家掀起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和党委书记曾联名10位教授上书最高权力层,保证水变油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中央领导没有理睬。去年(95年)5月全国科学大会时他们又跑到会场散发鼓吹水变油的材料,10位教授还在上面签了名。结果宋健把他们撵走。王洪成案发后,14名政协委员联名提案,要求将事件追查到底,但有关部委的回答是,王洪成是个骗子,但水变油实验还是成立的。那些科学们大部分仍坚持水变油是真的。

在某些科学家推波助澜之下,一些领导对他的“发明”表现了浓厚的兴趣,给予了全力支持。一时间王洪成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此事前后折腾了10多年。后来越搞越大,成立了洪成燃料公司,高峰时全国有三百多乡镇、国营企业投资,总投资额估计超出三个亿。王洪成也一跃成了“大腕”,有关部门向他要配方,他竟提出要给他个副总理干他才肯交出。后来有关部委还是妥协了,给了他一个什么基地副司令。几家重要的部委都为他大开绿灯。1993年1月28日,《经济日报》两名记者发了一篇半版的文章,题目是《水真能变成油吗?》,称此是继传统四大发明以来的中国第五大发明,许多小报更是大加介绍,水变油一下子被炒成热点新闻。

其实,这是一起早在三十年代就已在美国被揭穿的伪科学骗局,当时福特汽车公司搞过,后来骗局败露了。军国主义时代的日本苦于能源不足也开发过这个项目,后来真相大白,山本五十六大怒,杀掉了愚弄帝国海军的骗子。

就王洪成的“发明”方面的科学研究暂且不谈,但他已经犯了几个基本科学常识性的错误。

首先,水和油分子式的不相通性否定了二者之间的转化;其次,王洪成关于石油形成的“独到”理论无任何科学数据及原理加以验证。

然而闹剧却在继续升温,抱着侥幸心理的某些人总希望王洪成能侥幸出现“科学奇迹”。

在这样的背景下,何祚庥感到事态过于荒唐,便写了篇质疑文章,但各大报纸称奉某权力部门通知,对此问题不展开讨论。1994年12月6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科普工作几点意见出台,其中提要反对伪科学。在一次研讨会上,科委主任宋健听说何祚庥的文章还未登出,就让何以宋健的名义打电话到科委属下的《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但仍不顺利。最后宋健亲自批条说,争鸣总还是可以的吧?一篇文章就这样拖了两年才得以发表。

此后,科学界怀疑的声音越来越大,揭露文章相继发表。王洪成的行径引起了人们更多的疑惑,狐狸尾巴渐渐露出来了。

95年,何祚庥联合14名科学界全国政协委员联合提案,要求对“水变油”骗局立案调查。《中国石油报》的一位记者顶着很大的阻力进行调查,基本搞清这一假发明已导致了国家财产4个亿的直接损失。

严重的事态终于引起最高层的重视,决心彻查此案。闹剧的王洪成被绳之以法告终。但它使国家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使科学界蒙受了莫大的耻辱。它留给人们的思考是非常深刻的。

因为此事哈工大至少损失了两名院士,本来可以评院士的,因为当时许多院士在校长杨士勤、党委书记吴林推动下联名签字证实水变油的科学性,只有马祖光院士拒绝签字,事后也证明老先生的决定是对的,这件事对哈工大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所以,作为工科学生,我们一定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坚持真理,很多事时候在利益的驱动下回蒙蔽我们的双眼,此举当时一度给社会带来一种不需要上大学设置连中学都不用上就可以搞科学的错误价值观,我们要尊重科学,重视知识。

关于事故的起因,官方有两个互相矛盾的解释。第一个于1986年8月公布,完全把事故的责任推卸给核电站操纵员。第二个则发布于1991年,该解释认为事故是由于压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应堆(RBMK)的设计缺陷导致,尤其是控制棒的设计。

双方的调查团都被多方面游说,包括反应堆设计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职员及政府在内。

另一个促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是职员并没有收到关于反应堆问题报告。根据Anatoli Dyatlov—一名职员所述,设计者知道反应堆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危险,但蓄意将其隐瞒。

扩展资料:

由原子炉熔毁而漏出的辐射尘飘过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也飘过欧洲的部分地区,例如:土耳其、希腊、摩尔多瓦、罗马尼亚、立陶宛、芬兰、丹麦、挪威、瑞典、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波兰、瑞士、德国、意大利、爱尔兰、法国(包含科西嘉)和英国。

1986年4月27日,瑞典Forsmark核电厂工作人员发现异常的辐射粒子粘在他们的衣服上,该电厂距离切尔诺贝利大约1100公里。根据瑞典的研究,发现该辐射物并不是来自本地的核能电厂,他们怀疑是俄国核电厂出了的问题。当时瑞典曾透过外交渠道向苏联询问,但未获证实。

另外,法国政府宣称辐射尘只飘到德国及意大利的边界。因为辐射尘的关系,意大利规定部分农作物禁止人们食用,例如蘑菇。法国政府为了避免引发民众的恐惧,所以没有作出类似的测量。

切尔诺贝利灾难不只污染了周围的乡镇,它还借由气流的帮助,因此能够没有规律地往外面散开。根据俄国及西方科学家的报告指出:掉落在俄国的辐射尘有60%在白俄罗斯。

而由TORCH 2006的报告指出有一半的易挥发粒子掉落在乌克兰、白俄罗斯、及俄罗斯以外的地方。在俄罗斯联邦布良斯克(Bryansk)的南方极大的区域和乌克兰北方的部分地区,都被辐射物质污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切尔诺贝利事件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涂序新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涂序新事件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浙江大学黑名单有哪些?

1贺海波博士后指导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李连达及其课题组也“参与学术造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浙大是学术造假者的保护伞.浙江大学药学院李连达院士课题组论文造假事件被媒体揭穿,引起广大网友强烈愤慨,一致要求追究有关人员、单位的责任。然而,人们遗憾地看到,

浙江大学对如此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却极不重视,对如此多的造假论文出笼的原因避而不提,只是一味强调贺海波有3篇论文造假,而且是个人行为,与其他众多参与署名者无关。这种“鸵鸟行径”,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2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32岁海归博士涂序新从11层楼顶跳楼自杀。他写好了6页遗书,在遗书中,他向妻女、父母、姐姐表达了歉意。他在遗书中说:“我认为当初的决定下得是草率的,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跳楼前6天,他提交了申报副教授职称的材料。浙大曾给他口头承诺,却未能履行。

等等......

知不知道关于前天浙江大学的一男生跳楼的情况。

没有人知道,涂博士是怎么从3楼走到顶楼11层,然后纵身跃下的。

这位32岁的海归,今年6月才从美国芝加哥市返回中国。回国之前,他的悲剧毫无征兆,似锦前程在等待着他。

然而9月17日凌晨2点,在留下了6页遗书后,他走上了他所居住的浙大综合楼顶楼。就在跳楼前6天,他还提交了申报副教授职称的相关材料。

从芝加哥到杭州

他告诉妻子国内有项目等着他

1977年,涂序新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少年时代到青年时代,他一直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高中毕业保送进入清华大学水利系,“9?11”之前顺利拿到签证,全奖学金就读于美国西北大学土木工程系,6年后拿到博士学位,留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两年。

据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提供的材料记录,涂序新是今年1月通过电子邮件与该学院岩土所联系的。今年4月,浙大的录用通知发到了涂博士手上。浙大的电子邮件中,确认给涂博士提供教职,但并未明确具体的职称。

6月初,涂博士提前结束了美国西北大学的博士后工作回国。他告诉妻子何晶(按照当事人意愿化名),国内有项目等着他。

何晶也是留美博士。她本科在北方某名校读经济相关专业,毕业后随丈夫到了美国。她也拿到了全额奖学金并取得了博士学位。了解涂的人说,涂博士是一个孝子,姐姐一家在杭州生活,父母在金华,回到杭州是他的首选。一切似乎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他们的女儿,本来在金华老家由何晶父母抚养,一家三口或许能在杭州团聚。

成为学术骨干

他告诉朋友困难比想象大得多

涂博士属浙大“1311计划”引进的1000名学术骨干之一,每月扣掉房租到手收入2000多元。

浙大党委宣传部部长沈文华告诉,浙江大学“1311计划”,即建设一个结构分明的创新团队,这个团队的组成是,100位大师,300位核心人才,100个创新团队,1000个学术骨干。在位于浙大紫金校区的教师宿舍区里,还预留着近百套没有出售和分配的住宅。不过,那些都是给“大师”们准备的。

虽然涂博士在和芝加哥朋友的交流中,对困难早有预见,然而,困难似乎比他想象中大得多。

涂博士并未如自己事先预料的那样,回国就有科研项目可做。6月,他回到老家浙江省金华市休息了一段时间。7月,涂博士回到杭州。28日,他租住在由浙大提供的位于玉泉校区求是村的教师公寓,公寓建筑面积57平方米。这正是涂博士居住了两个月,而后纵身跳下的综合楼。浙大人事处工作人员告诉,综合楼住房月租2000元左右,略低于市场价,从工资里扣除。

浙江大学分管人事的朱晓芸副处长告诉,涂博士的待遇按讲师发放,并且给他提供4万元的房贴,支持他在杭州购房、安家。然而,这也许只是一个理想状态,涂博士的女儿不久就要上幼儿园了,现在国内大城市的幼儿园收费不菲。涂博士的妻子何晶也不顺利,她只好一边住在老家带孩子,一边找工作。杭州房价毫不逊色于上海,浙江大学紫金新校区虽然位于并不那么被看好的西区板块,每平方米价格仍然直逼2万元。

2009十大悲情人物

“开胸验肺”、“钓鱼执法”、“躲猫猫”、“偷菜”太多奇怪的新词汇了。它们的背后,那些被突然改变的命运,那些被突然扭转的轨道,在金钱与命运、正义与良知的纠结中,演绎着现实的无厘头。

唐福珍

公元2009年11月13日,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金华村,面对全副武装的城管执法人员,面对豪迈的拆迁机器,47岁的女人唐福珍站在自己家的屋顶上,往自己的身上浇满汽油,在众人的惊呼之下将自己点燃,一瞬间,她成了一个火炬。痛苦挣扎16天后,唐福珍在医院逝去。

很多人是看了凤凰卫视的《冷暖人生—唐福珍其人》才知道,原来她长得那么美丽,美得让人热泪盈眶。

她以最极端和最刚烈的方式想保护自己家的房子,但即使浴火自焚,她的房子还是被夷为了平地。

她本来是个富足的企业主,即使没有了房子,她依然可以过得很富足。有人发问:这是何苦?或许,唐福珍的行动再次证明,有些东西是不可以计算的,比如天理和尊严。哲学家说,这是人性中最高贵的元素。

孙中界

2009年10月14日,是这位19岁的河南小伙子第二天上班,因为他用公司的面包车好心搭载了一名陌生路人,没想到遭遇的却是“钓鱼执法”。公司的面包车被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处罚、扣车。之后,他一气之下拿起菜刀,砍下了自己的左手小指,以证清白。

10月20日,上海市浦东新区相关部门对外公布称:经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全面核查,“孙中界涉嫌非法营运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正确,取证手段并无不当,不存在‘钓鱼’执法问题”。

孙中界的手指换来的是汹涌的民意与媒体的关注。终于,10月26日,上海市政府认定,浦东新区发生的孙中界事件为“钓鱼”式执法,区政府将终结此案并向社会公众公开道歉;闵行区发生的张晖事件执法取证不正当,区政府将撤销原处罚决定。

“钓鱼执法”引发了2009年最广泛的公众讨论。大家都在思考,如果一个公权力不是在保护人,而是在陷害人,那它成了什么?

孙中界冤屈得以昭雪后当场落泪

张海超

今年28岁的张海超原本有一个温暖的家庭,夫妻恩爱,女儿乖巧。但从2007年开始,他持续感觉身体不适,后被多家医院诊断出患有职业病“尘肺”。但由于这些医院不是法定职业病诊断机构,所以诊断“无效”。而有职业病认证资格的郑州职业病防治所的诊断结果却不是“尘肺”,达不到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职业病待遇所需要的诊断结论。无奈之下,张海超最终只能以“开胸验肺”的方式证明了自己确实是得了“尘肺”。

何为“下下策”,这就是!这是何等无奈的抗议与呻吟?在奴才和暴民之外,又多了一种选择:自残。

煤老板

人们说到山西人总是想到煤老板,加长悍马和在北京一买一栋楼是他们的标志形象,但这一群体正面临“灭绝”。

2008年,《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出台,要求到2009年底前,山西省将完成全部的煤矿整合,煤企数量将从2200个减少至130个。到2010年底,山西的国有大集团大公司矿井数将占到全省的82.1%,产能占到全省的84%。很显然,用不了多久,煤老板的数量将很快低于大熊猫的存栏数。

不必讳言,有一些煤老板的确带着太多的市场原罪与道德瑕疵,但这绝不意味着抛弃市场秩序就拥有天然的正当性。人们确实谴责了黑心小煤窑,但并没有要求用一个国企独大的市场来代替它。或许有一天,当一个个蛮横霸道,随便涨价,比煤老板危害更大的垄断“煤老虎”出现在消费者面前的时候,人们还会怀念煤老板。

涂序新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是历来激励学子们拼命苦读的动力所在。然而,洋博士涂序新的悲剧给这种期盼泼了一瓢冷水。

9月17日,海归博士涂序新跳楼自杀,年仅32岁。从少年时代到青年时代,涂序新一直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保送进入清华大学水利系,全奖学金就读于美国西北大学土木工程系,6年后拿到博士学位,留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两年。今年6月,他作为浙大引进的学术骨干回国工作。

涂博士蜗居在57平米的浙大教师公寓,月租2000元左右。每个月在扣除房租后,他到手的收入是2000多元。有人算过,按这个收入,他如果要在杭州买一套像样的房子,差不多要攒一个世纪。

高校学术资源日益行政化,也让涂序新感到无奈,他在遗书中留下这样一段话:“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

李荞明

很多人不知道李荞明是谁,但没有人不知道“躲猫猫”。是的,李荞明就是那个“被躲猫猫”的人。

24岁的云南玉溪北城镇男子李荞明因盗伐林木被刑拘,今年1月30日进入看守所,2月8日下午受伤住院,4天后在医院死亡,死因是“重度颅脑损伤”。关于事件经过,晋宁县公安机关这样解释:李荞明在看守所里放风的时候,跟狱友一起玩“躲猫猫”,撞到墙上导致“重度颅脑损伤”而死。

随即,这条新闻迅速蹿红网络,网民的强烈质疑也立刻扑来。“躲猫猫”一词被网友们评为年度最新网络雷词。

2月19日,云南省委宣传部组织调查委员会,并邀请15名网友代表参加,调查事件真相。这在全国是第一次,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也因此成为网络红人。2月27日,云南省检察院正式公布结果,认定“昆明市晋宁县看守所在押人员李荞明被同监室在押人员殴打致死一案,是一起发生在看守所内‘牢头狱霸’打死在押人员的故意伤害致死案件。”随后,相关负责人3人遭撤职,1人遭辞退。

事后,很多人发问,如果没有网络,真相会不会“躲猫猫”?

荆州救人大学生团体

2009年11月24日,在荆江地段江边,一群长江大学90后大一学生用他们的生命演绎了一段英雄救人的故事。当时两名十二三岁男孩不慎溺水,十余名不习水性的学生立刻组成人梯救人,但因其中一女生体力不支,松开了手,人梯断链,自她以后9名学生落水,顿时救命声一片。此时恰遇冬泳队的三名六十来岁老人,经过他们奋力营救,最终救起了六名学生,其他三名学生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救助而溺水牺牲。

大学生救人牺牲,可歌可泣。同时爆出的“天价捞尸费”,更是将此事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黑心打捞公司明知溺水学生系见义勇为遇难而不及时打捞,还趁机索要天价捞尸费,特别是因打捞资金未筹集到位而数次中断打捞,严重违背社会公德,遭到了社会舆论的一致谴责。现场收取3.6万元费用的打捞公司业务负责人陈波,因额外向学校索要烟和矿泉水“构成了敲诈勒索”,公安机关已依法将其拘留15天,罚款1000元。

邓玉娇

野三关、邓玉娇、邓贵大,这些名字让人想起演义小说。然而在2009年,发生在柔弱女子邓玉娇身上的故事,就像一部演义小说。

2009年5月10日晚,当地小官员邓贵大、黄德智等人酒后到该县野三关镇雄风宾馆梦幻娱乐城玩乐。强迫要求宾馆女服务员邓玉娇陪其洗浴,遭到拒绝。邓贵大、黄德智对邓玉娇进行纠缠、辱骂,冲突中邓玉娇用水果刀将邓贵大刺死。次日,警方以涉嫌“故意杀人”对邓玉娇采取强制措施。

邓玉娇刺官案引爆了舆论,在各方高度关注之下,巴东县人民法院最终认定,邓玉娇防卫过当,已构成故意伤害罪。但因为案发后主动投案,再加上经法医鉴定,邓玉娇为心境障碍,对其免予刑事处罚。

邓玉娇经历了幼年父母离异、少年父亲去世、中学辍学的坎坷命运,再加上案件产生的心理阴影,她将如何继续工作和生活仍令人堪忧。

杨元元

2009年11月26日早上,上海海事大学的在读研究生杨元元,在刚刚走到30岁的当口,用两条系在一起的毛巾将身体吊在宿舍卫生间水龙头下,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她有着贫困的过去,六岁丧父,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至今仍未有过完整爱情。2002年从武大名校本科毕业,却因无力偿还贷款而被学校扣留毕业证五年,2009年她考取了海事大学国际法专业硕士研究生。从武大本科到海事大学读研,她一直跟妈妈共住在学校宿舍里,就在她轻生的前几天,11月21日,海事大学校方开始禁止其妈妈继续居住学校宿舍,而他们又没有足够的钱租住房子,其妈妈被赶出去后甚至在学校操场过夜。

最后一次和母亲谈话时,她叹息“知识不能改变命运”。这成了她最有名的一句遗言。

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的社会流动已经变得极为困难,底层青年的奋斗翻身机会,已经很小了。杨元元的叹息,是时代的叹息。

徐宝宝

徐宝宝来到世间只有5个多月,在父母亲人眼中,他是心头肉,但在无良和失职的医生看来,他命如草芥。

2009年11月3日,南京五个月大的婴儿徐宝宝因为高烧、眼眶肿胀等症状,入南京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次日早晨不治身亡。

据家属称,他们曾多次向医院反映患儿情况恶化,甚至跪求救治,但值班医生却玩起“偷菜”游戏、睡觉,没有及时救治婴儿,导致其无法得到及时抢救。而南京市卫局通报该院不存在医护人员玩游戏、发牢骚等情况,并认为医院针对蜂窝组织炎的治疗相关措施已实施,抗菌素使用得当,对患儿抢救措施是合理的。

“偷菜医生”蹿红网络之后,终于得到了高一级领导的关注。之后,专家、网民、记者等组成联合调查组对真相进行探究。通过调看监控录像证实了宝宝母亲三次下跪求救,并动用保密部门特殊软件还原上网记录,证实了值班医生毛晓确在当晚玩QQ象棋游戏。同时医院的诊疗措施和服务存在严重缺陷。11月12日下午,南京市卫生局宣布患儿家属的投诉情况基本属实。

涂序新遗书内容涂序新自杀内幕涂序新自杀浙大博士涂序新为什么自杀啊?

他凌晨跳的,我们晚上从学生会那里知道这件事。消息封锁的蛮好的。

你随便上网查一下就知道了,但是不统一。据说是被浙大给骗了。但有人说不是这样,可能是要掩饰什么吧。

反正浙大每年的自杀名额都会超过的,无奈。

9月17日,在浙江大学任讲师的海归博士涂序新留下6页遗书后跳楼自杀,遗言中说:“在此时刻,我认为当初的决定下得是草率的,事后的发展完全没有预计,感谢一些朋友事前的忠告。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在跳楼前6天,他刚还提交了申报副教授职称的相关材料。网络盛传浙大曾经给该博士口头承诺,但却未能履行。

对于网络上盛传浙大曾经因申报职称给涂博士口头承诺,但却未能履行,饶毅坦言,国内科研单位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但为了获得掌声而表面上为去世的人说话,不是很合适,批评国内单位也要有证据,不重证据、人云亦云,不是负责任的态度。

《中国新闻周刊》文章《审判“刘太医”》是个天大的笑话

宋晓斌

2009年7月22日《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严冬雪发表了《审判“刘太医”》系列文章,“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将产生极其不良的社会影响。

(一)立场不客观。

严冬雪在《审判“刘太医”》文章开篇即承认其在《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第47期《疯狂的养生》系列文章中痛批过刘太医,称其为骗子。预先就带着这样的结论,报道如何能够尊重事实?

(二)捏造重大法律事实

(1)文章捏造“天津市高院审查后,提出几个点要重新补充侦查,公安部门的补充侦查已在近日结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包括高级法院在内的任何一级法院都无权向公安提出补充侦查,只有检察院才有这样的权利。

事实上,公诉方天津市塘沽区检察院已经对此案作了充分调查,事实清楚。2009年5月20日,庭审辨诉双方对提交给法庭的证据都确认无误。高级法院没有提出什么补充侦查要点。检察院并未为对公安机关提出补充侦查的要求,更谈不上所谓公安部门的补充侦查已在近日结束的。

以上事实,可以致电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热线电话核实。

(2)文中“按照法律规定,若只有一次补充侦查,则法院在受理案件后的六个月内必须宣判。”本案“判决遥遥无期”更是造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有本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也就是说法院在受理案件后最多不能超过两个半月就必须宣判。法律已经规定法院是审判机关,没有提出补充侦查的权利,根本不存在天津高院提出补充侦查的问题,宣布本案“判决遥遥无期”更是法盲。

以上事实,可以致电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热线电话核实。

(3)文章捏造事实,说是由于来自“太医粉丝”们及其他各方的压力,使得“刘太医”案悬而未决。

文章一方面拼命要说明本案证据确凿,在“刘太医”自己已经供认有诈骗事实的情况下,地方法院以“非法经营”的罪名对其进行庭审。另一方面又说“这个案子很复杂”。捏造说由于来自“太医粉丝”们及其他各方的压力,使得本案悬而未决。

事实上,天津市塘沽区药监局调查了一年多,天津市塘沽区公安局调查了一年多,天津市塘沽区检察院调查和补充侦查共计6个月,本案事实非常清楚。本案之所以没有很快宣判,完全是由于我国中医药管理法规的缺失。

调查确认“刘太医”的确卖药了,而且药物没有药监局的批号。可是检察院的调查同时发现,“刘太医”的方法是治病救人的好方法,“刘太医”药物是真实有效的中药,全国各地大量的病例是活生生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假药”一说不成立,“制售伪劣产品”更是谈不上,这才好不容易套上个“非法经营”!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2009年5月20日的庭审,公诉方提交的第001号证据,就是福建任女士买药的单据。而多年前患有乳腺癌的任女士千里迢迢特意赶到庭审现场,就是为了证明“刘太医”的方法和药物有效!

而刘弘章先生,北京医学院毕业,分配至甘肃省政府医务室,任冼恒汉中将保健医,兼任甘肃水电工程局医院副院长等履历清楚,并非如记者捏造的“唯一真实的是学历”。刘弘章先生太医后人的身份,有族人族谱,和刘纯留下的明代古籍《成化咸宁景厚家学》全书为证。该全书包括二十册珍贵的医学古籍,其中一本古书《玉机微义》,在2004年4月26日,在中国天津市塘沽区家中,被天津市塘沽区卫生局的人抢走至今未还。

所以本案的疑问,只是由于中医药管理法规的缺失,判决的法律依据不清。在国务院出台鼓励中医药发展的国发第22号文件的背景下,“刘太医”这个真正的好中医“非法经营”是否能够无罪才是法院讨论的焦点。

以上事实,可以致电天津市塘沽区检察院和天津市塘沽区人民法院核实。

(三)文章捏造“刘太医”案受害人

记者由于找不到刘太医的受害人,竟然隐瞒事实真相,将陈祖甲作为唯一的受害者。

那篇《刘太医害死我胞妹》早已在网上发布,这位自称“无齿之徒”的陈祖甲“呼吁卫生部、公安部、工商管理、民政部门联手铲除”刘弘章。几个月前,各地群众早已把他的网上原文呈交检察院,公诉人和律师当庭同时将他的原文作为证据提交法庭——诬告依靠谎言,真理需要真相。

陈祖甲的亲属并非一人死于癌症,他的沈阳娘舅癌症死于西医,他胞妹夫的大哥,2008年8月胃癌做手术,不到两个月就死在医院里。

他那封信故意隐瞒的是:刘弘章的方法不仅治好了他胞妹夫欧洲院士王永成危重的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与前列腺癌指标超常等疾病,而且也使他胞妹血压回归正常。他胞妹夫喝肉皮汤而不吃其它任何药的两年来,血糖、血压从没有不正常过。刘弘章养生方法就这么卓有成效,绝大多数慢性病可以不药而愈。

他那封信掩盖的真相是:他胞妹去世前二十天刘弘章突然被拘,危急关头,患者和家属失去了救命的指导——到底是谁害死了他胞妹?陈祖甲应该控告陷害刘弘章被拘的反中医人士,控告他自己!

《中国新闻周刊》刊登陈祖甲这一篇“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文章,能掩盖全国各地成千上万干部群众三分治七分养卓有成效的庭审证据吗?

(四)文章将鼓吹取消中医的方舟子的言论作为其理论依据,用心险恶

文章将一贯批评中医,呼吁取消中医的方舟子的言论作为其理论依据,公然与党中央、国务院鼓励发展中医药的政策为敌,其打击中医中药的用心昭然若揭。

总结

《中国新闻周刊》刊发的是一组对案件的定性和审理做出严重失实报道,侮辱公民人格、破坏社会和谐的文章,意图借一个自称“无耻之徒”的掩盖全国群众大规模三分治七分养卓有成效的证据,借一个反中医运动发起人与党和政府公然叫板,这是一篇混淆事实、颠倒黑白的反政府反人民的文章。

刘弘章案审理的是“非法经营”,却审理出一个卓有成效的养生之道来。公诉方和辩护方共同证明:如同刘弘章著作所言,三分治七分养对防治包括癌症、乙肝等各类慢性疾病确有成效,各地干部群众的临床实践为举步维艰的国家医改建立了成功的样板。事实证明,与常规治疗相比,刘弘章的养生方法更安全、更有效、更方便、更价廉,其规范化操作模式可以规模化推广,确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健康水平的成功之道。

庭审还证明,经过药监局、公安局对全国二十七的省区的调查,刘家治疗方法及其药物无毒无害、无副作用,其安全性是国内外任何一家医院都难以达到的。为什么各方势力联合围剿刘弘章?原因就在于刘弘章先生是中医的中流砥柱,三分治七分养是中医发展的康庄大道。事实胜于雄辩,他们在临床事实上扳不倒刘弘章,要借陷害刘弘章而打到中医,这些反中医人士只能无所不用其极。

作为肩负社会正义重任的权威媒体,应当认清形势,站稳立场,相关党政干部应本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以国务院22号文件精神为指导,还刘弘章案件一个真相。

刘弘章案件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非法经营案件,而是一个具有社会政治意义的重大案件了。新闻媒体的报道,要经得起人民群众的检验。既要注重法律效果,更要注重社会效果;既要对现实负责,更要对历史负责。希望各媒体承担起对党、对政府、对人民、对历史的崇高责任——让我们共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2009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