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不同
人民是政治概念,随着政治的变动,阶级斗争的需要,其内涵和外延会有所变动;公民或者国民是法律概念,其反映的是法律关系。
2、群体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国是人民民主专制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人民是指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3、代表不同
公民可以指代个人,任何守法爱国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者都可以称为公民,而人民则是指代集合体,单个人无法称为人民。
扩展资料:
公民是具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务活动能力的人:这是公民身份或公民资格。
一方面,根据政治权利的平等原则,每个国民都应该享有政治权利,都应该享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务活动的政治权利;另一方面,根据人作为政治动物之本性,每个国民都具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务活动的政治能力:实在的或是潜在的。
因此,每个国民便都应该具有公民资格,都应该成为公民,都应该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务活动。
对于那些不具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务活动能力,而仅仅具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务活动的潜能的国民,政府负有通过公民教育而使这些国民具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务活动能力的责任:保障每个国民的政治潜能得到实现乃是国家的义务和国民的权利。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人民
百度百科――公民
所有人类都是”人“
国家机关呆了近一年时间,发现机关的工作人员——哪怕是工勤人员,有个习惯:都喜欢把机关以外的人称之“为老百姓”。当然,如果官位到了一定级别,,那又得换个词“人民”,但却很少听到他们讲称其为“公民”。
究竟“公民”、“人民”、“老百姓”这三个词有什么区别,我们不妨细细玩味一番。
先说“人民”,关于人民我们比较熟悉,也对很多带有“人民”的话语倒背如流,比如,“人民是历史群众的创造者”,“人民万岁”,“中国人民与美国人民有很好的友谊”……
先说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不是你是历史的创造者?肯定不是!我呢?也不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尚不敢说自己是历史的创造者,何况我等!那到底谁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你+我+他!再看看“人民万岁”,你能吗?不能,古代帝王倒想,可惜没有一人实现。但是人民却能万岁!还有,“中国人民与美国人民有很好的友谊”,是不是意味着你和布什是朋友,肯定不是!是“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有个模糊的感觉:一个人是不能称为“人民”的。对了“人民”是个集体名词!而且其往往作为一个政治学的概念出现。所以当我们竭尽全力搜索关于“人民”权利的话语,比较接近的也只有“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专政”,但是到底怎样当家、怎样做主却缺乏详细的规定。
再看看“老百姓”。对这个词大家也不陌生,因为大多数人都是“老百姓”。之所以机关的很多工作人员喜欢讲“老百姓”,就是为了把自己跟“老百姓”区分开了,因为他们是“当官的”。
经常听人说“咱儿老百姓,今儿真高兴”,“我们老百姓……”,既然是“咱儿老百姓”、“我们老百姓”,可见老百姓是可以作为集体名词的;但是我们也听人讲“我平头百姓一个……”,可见“老百姓”也是可以作为个体名词的。但是我们经常听高级官员讲“中国人民与美国人民的友谊”却很少听到“中国老百姓与美国老百姓的友谊”一说,为什么,可能大家从这句话里也感觉到一点儿戏的味道。因为“老百姓”大多用于口语,很少用于书面用语。
而且我们也很少听到关于“老百姓”的权利的语句,“老百姓”的出现一般都于“当官的”相对应,要么听的对象是“当官的”,要么“当官的”做了什么事,“老百姓”表达感激或者愤慨之意。
再看看“公民”。美国人在中国境内犯事了,经常说“我是美国公民……”为什么?因为美国“公民”有享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我们还经常听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的劳动权……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公民”是一法律术语,谈到公民,往往就联系到权利、义务,而且上至权贵富豪,下至贩夫走卒,只有符合条件都是公民,都享有权利和义务。
现在也许可以知道为什么机关工作人员喜欢说“人民”、“老百姓”,而不说“公民”了:因为“公民”有权利和义务。中国的“老百姓”履行了几千年的义务,就是容易忽视自己的权利,反复跟他讲“公民”这个跟权利、义务联系在一起的词儿,不是提醒他保护自己的权利吗?而且,讲“老百姓……”,讲的是人家的事,有助于自己跟“老百姓”划清界限。
也许有人会有疑义:对那些文化不高的人开口“公民”,闭口“权利”,那不是造成双方的隔阂吗?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解放前我党尚能向文化层次低得多的“老百姓”宣讲政策,为什么现在不能向其宣讲“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我国自1999年提出“依法治国”的口号,至今已7个年头,虽然在这7年里,中国的法治进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仍然有很多不足。笔者以为,建设法治中国,不需要经历“运动”,经历“转折”,只需要持之以恒的树立规则意识,时刻把公民的权利放在首位,自然水到渠成。
老百姓属于人民。
老百姓是一个没有具体清晰面孔却又被不断命名的群体,我们几乎看不到完整的面貌,它们在历史上整体的沉默与消失了几千年,在统治者眼中,老百姓不是生存者,而是生产者,他们不是言说者,而是沉默者。
这个历史的语境隐含着一个逝去时代的无数历史悲剧,严格的说属于特定时代条件下的历史词语了。这就是“老百姓”与“民众”一词的区别。
老百姓,属于农耕时代的词汇。老实巴交,温驯善良,朴实无欲,是个温厚的群体。这个词汇,带有传统节庆、面汤、炕头、棉裤、竹匾、民俗、公共汽车、衣食住行这些意味。
中国古代有个官名叫州牧,就这感觉:老百姓是被放牧、照顾的,低头吃草。顶上有父母官青天大老爷做主,老百姓只要低头过好日子,就行。
人民,公民,居民三者的区别如下:
1、从国籍方面:
人民:指某一成年人都某一个经济体认同并有归属感的人,不一定有该国国籍。
公民:指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居民:指在某国长期从事从事生产和消费的人或法人,不一定具有该国国籍。
2、从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方面:
人民:可以是在某国的公民,也可以是游客,不一定享有某国的所赋予的权利及待遇。
公民:有某国国籍,享有该国法律规定的权利。
居民:只是长期居住在某国,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外国籍在该国工作的人,不一定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
3、从适用范围方面:
人民:可以是公民和居民的统称,是一种模糊的概念。
公民:是明确具有某国国籍的,是很明确的概念。
居民:可以包括了公民,是长期在某国从事生产或者消费的人,也是明确的概念。
扩展资料
人民主要是指“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马克思主义诞生后,人民这一概念才有了科学的和确定的含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一个历史的、政治的范畴,其主体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广大劳动群众。
但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这个概念有不同的内容。如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的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
在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范围更加广泛,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而且包括一切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根据1982年《宪法》修订的内容,人民可理解为拥护四项基本原则的人。
人民与公民、国民是不同的概念,虽然它们都反映了一定社会关系和人们在国家中的地位,但两者有明显的区别
1、人民是个政治的概念
人民是个政治概念,具有一定的阶级内容和历史内容,是相对敌人而言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政治关系。而公民或国民是个法律概念,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它反映一定的法律关系。
2、起推动作用的大多数
人民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大多数人,而公民或国民指一国中所有具有该国国籍的人,不以其是否起进步作用为标志。
3、人民是众多的集合体
人民是个集体概念,是众多人的集合体,任何个人都不能称为人民,而公民或国民则可用称于单个人。
因此,弄清“人民”和“公民”的区别具有重要意义。正因为人民的政治性,就有可能根据政治斗争的需要随时变动它的范围。
我国在“左”的路线占统治地位时期频繁发生的政治运动,常常使人们的“阶级属性”和“政治身份”发生戏剧性的变化,你可能在批判别人,是革命者,是人民队伍中的一分子,就有可能被别人批判,成为人民专政的对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人民、
百度百科▬公民、
百度百科▬居民